带我们去感知世界
去探索未来
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
每个人的双手都有什么特点?
今天来玩一个小游戏
看手猜职业
你能猜对几个呀?
戳下方图片
看看这是谁的手
这是包头站
上水工的一双手
贾双利和同事们
靠着这样一双双饱经风霜的大手
填满了每一列需要上水列车的水箱
夏日酷暑中的汗流浃背
数九寒冬中的滴水成冰
不论白昼黑夜
你都能在股道间看到他们的身影
正是这样一双双辛劳的手
保证旅客温暖前行
戳下方图片
看看这是谁的手
这是一双满是污渍的手
为了给旅客提供良好的乘车体验
包头客运段呼杭五组
列车长赵瑞和列车员们
不放过列车上任何一个细节
面对车厢风挡连接处积累的黑渍泥渍
他们认真细致地抠缝擦底
抹面去泥、上下齐扫、左右除渍
……
经过一番彻底清洁
风挡连接处一尘不染、物见本色
而赵瑞的双手却沾满了污渍
正是一双双这样的手
共同描绘出
铁路温馨出行的美好画面
戳下方图片
看看这是谁的手
这是一双满是污渍的手
呼和浩特工务机械段
检测检修车间
动力传动气动工班的工友们
正在检修机械车底
更换捣固车装置
……
连续工作后
工友们手上沾满灰尘及油渍
正是一双双这样的手
守护了大型养路机械健康
为旅客出行保驾护航
戳下方图片
看看这是谁的手
这是一双粗糙、厚实的大手
包头西机务段临河整备车间抢修组
王伟宇和工友们
上机车查找风管泄漏故障处所
钻机械间更换围墙盖密封圈
下地沟焊修扫石器裂缝
登车顶调整导烟筒盖板
……
在连续工作四小时后
即使隔着手套
王伟宇的手
依然被划破、沾满油泥
正是一双双这样的手
保证一台台“铁马”无惧风沙
安全平稳地驰骋在沙漠铁路
戳下方图片
看看这是谁的手
这是一双沉稳有力的手
为了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集宁车务段阿贵图站
车站值班员朱海波
每天要精准点击鼠标上千次
排列进路、联控互控
……
所有关于列车运行的指令
都是通过这双精准无误的手发出
列车日夜不息
工作也就一刻不停
正是靠着这双手
撑起国家运输大动脉的畅通运行
戳下方图片
看看这是谁的手
这是一双布满老茧的手
在养护维修线路设备的战场上
呼和浩特工务段呼和东线路车间
动车所工区工长薛润伍扎稳马步
一双大手牢牢钳住单口扳手
复紧接头螺栓
一次次全力以赴
一次次艰难复紧
多用一分力气
安全就多一分保障
长年累月原本稚嫩的双手
变得粗壮厚实
每一个老茧、每一道裂纹
都写满了责任和汗水
戳下方图片
看看这是谁的手
这是一双修长纤细的手
包头电务段包头检修车间
包头检修检测II工区
副工长杨晓琳和工友们
认真检修每一台继电器
轻旋按钮测试电气特性
紧握调簧钳调整托片间隙
推动衔铁检查接点齐度
填写测试卡片记录检修数据
……
一套工序完成
手部长时间保持特定姿势
累得酸麻乏力
好一阵子才能缓解
但正是这一双双手
牢牢把控设备安全
戳下方图片
看看这是谁的手
这是一双僵硬的手
在27.5千伏绝缘用具
耐压试验时
呼和浩特供电段
呼和变电检修车间
高试组罗万荣和同事们
熟练地检查外观、注入铝珠
操作耐压试验仪、更换标签
……
顺利完成100多双
绝缘手套耐压试验
而罗万荣的手
在连续工作三小时后
磨出了一个个小水泡
正是一双双这样的手
共同为铁路的行车安全
提供坚实保障
戳下方图片
看看这是谁的手
这是一双满是伤痕的手
包头车辆段检修车间
加修组车辆钳工
刘笑红和工友们熟练地穿针引线
缝补铺位座椅
编织书报栏网袋
……
每日要完成5辆客车
座席铺位的修补工作
而刘笑红的手
常年与针线、锥子打交道
早已布满老茧
正是一双双这样的手
为旅客创造安全舒适的
乘车环境
戳下方图片
看看这是谁的手
这是一双灵巧的手
呼和浩特铁路物流中心
沙良物流园
电动起重机司机赵艺林
每天要在10米多的高空
操作拨杆和按钮
驾驶龙门吊
将三四十吨重装满民生物资的集装箱
装上火车
运往全国各地
调整对位,平稳落锁
旋转闭锁,试吊试刹
起升转运,对位落箱
……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正是一双双这样的手
共同创造着铁路货运发运量的
一次次新成绩
时间见证前行
这一双双充满油渍和老茧的双手
担起了铁路运输安全的重任
无数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
都在陪着我们一起向前走
素材:包头西机务段、呼和浩特工务段、包头电务段、包头车辆段、呼和浩特铁路物流中心、呼和浩特工务机械段、呼和浩特电务段、呼和浩特供电段、集宁车务段、包头客运段融媒体工作室
图文:张宇晨 史鑫 曹炳文 杜弘杨 刘天一 郭昊 马赛 周强 郑佳宇 张磊 郝婧 吕子威
编辑:张宇晨
见习编辑:赵静怡
审核: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