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产品维修不该套路当道(维修数码产品套路消费者手机)

明明是去修手机的,结果手机没了还倒赔钱,如此离谱的坑人维修店,难怪引发网友群嘲“不是黑店是啥”。
更令人错愕的是,民警表示“这家店是惯犯,以前在别的地方开店被投诉过好多次”。
冒充官方漫天要价、糊弄顾客瞒天过海、无病假修小病大修……数码产品和家电维修乱象横生,令消费者苦不堪言。
“水很深”也成了人们对此类维修行业的一种普遍印象。

数码产品维修本身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行业,一般消费者都存在“知识盲区”。
在极大的信息不对称之下,往往很容易滋生漫天要价、看人下菜等套路。
值得一提是,这次事件还有一个点值得关注,就是商家线上宣称免费,以此作为噱头,线下给到店消费者下套。
据发布,王女士表示“线上客服说可以现场免费维修一次,就还是去了”。

面对收费不透明,信息不对称,除了消费者主动避坑,尽量到官方维修点报修,更需要相关部门常态化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
监管部门针对一些过度维修行为,更应该加强查处和打击力度,该重罚的就要处罚到位,提高其违法违规的代价。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用户寻找维修服务,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因此互联网平台作为撮合维修服务的中介方,有义务加强对入驻的维修服务经营者进行审核把关,并不断完善投诉机制,方便消费者维权。
监管部门也要督促平台强化对相关信息的审核力度,同时联动线下执法跟进,合力压缩“黑商家”浑水摸鱼的空间。

数码产品维修不该套路当道(维修数码产品套路消费者手机)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如今,手机等数码产品已经非常普及。
据数据,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7.46亿户。
2024年1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达到3177.8万部。
手机等相关数码产品的维修无疑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这种情况下,数码产品维修行业却仍旧是套路满满,这样的现状实在与行业的发展水平极不匹配。

相关产品的维修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纵容“套路”横行,就是制造民生“痛点”。
治理数码产品维修乱收费问题要多管齐下,让收费透明,让服务内容透明,让维权更方便。
唯有如此,消费者才能修得放心、修得安心。

上游评论员 康磊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