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通过朋友(子月姐)介绍才知道双板桥柴窑的。我第一次去双板桥柴窑真不知道地方在哪里,孤家寡闻的我甚至也不知道双板桥在哪里!
哈哈!
还好朋友发了定位给我,可以用手机导航,这下方便多了。
柴窑不是你想烧就能烧的,柴窑一个月最多也就是烧一两窑的样子,月初、月尾,才有烧窑。要烧柴窑必须提前预约才能好按排窑位,好的窑位是非常的紧张,一般好窑位往往都是有人定过了,第一次去我也是提前预约过的,老板很热心,给我按排了一个好位置,定好窑位那么你就得准备将要烧制的坯,第一次去烧因为不知道窑口的烧制情况及坯适合那个窑位,准备的坯不就也多,试烧两个匣钵吧。
我驾车载着自己精心准备的一些坯(茶具,杯子的坯。未烧,叫坯,烧过之后叫“瓷”)用手机开了导航直指双板桥柴窑。

我是住在浮梁县县区内,工作室也在浮梁。从工作室出发导航定位显示6.7公里,导航开启出发去的路程,县区这段路是很好走的,快到浮梁镇镇政府有一个左转的口子,往左拐直行六十米左右你会看到右边有一个进村的路口,去双板桥柴窑的路就从这里进l,
导航显示从村口到要去柴窑的位置还有“三公里”的路程,村路不是很好走,开不了一段就会有一些被车子轧坏的路段,路面有一些开裂,石子泥巴裸露在外,车子经过时都会有一些颠簸,车上因为有坯,路又不是很好,车开的很慢,基本上是怠速慢慢逶迤往前开,逶迤的山路,弯弯曲曲向前延伸着。我发现柴窑好像都是筑在山里面的比较多,似乎这样才有柴窑的感觉,柴窑烧的柴火就是取材于大山里面的松柴木(景德镇柴窑都是用松柴木烧的)。在古代柴窑都是依山而筑,像我们景德镇的“古窑”就是这样的,也是筑在山里面的,现在的古窑遗址也还是在山里面,保护的还算不错!
没有来过景德镇朋友可以到古窑去看看。
双板桥道路两旁景色很不错,我上次去正好是秋天,路两旁有金灿灿的稻谷随着微风吹得稻穗沙沙、沙沙地响,再往前有成片成片的松木林,墨绿色,枝繁叶茂很是精神,好像一个个战士精神抖擞一般。虽然车子开得慢但看着路两旁的景色心情也好了起来。
快要到目的地时还有一块不知是出自那位师傅精心写的指示标示“右转由此进双板桥柴窑”字写得遒劲潇洒好看。可千万别直走,直走就往教场方向去了。二公里路程走了足有二十多分钟,汗流夹背小心翼翼地总算是开到了目的地了。
进入双板桥柴窑有一个很大的院落,院子很漂亮,依山傍水环境优越,仿佛世外桃源一般。你再往里走,柴窑座落在院落最里面,窑旁边堆满了松柴木,还有垒好的一长排、一长排的松柴木,老板有战略眼光,囤积了不少的松柴木,这是有备无患。院内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汽车,这些车的主人都是前来搭烧的朋友,这些老板都早早就来了。
我到了双板桥柴窑首先找到华子,华子是这儿的主要负责人也是老板,华子给我介绍了小马、阿荣。小马、阿荣是负责具体窑位的工作人员,双板桥柴窑分工很细,具体到各个细节,双板桥柴窑居然还提供了吹釉机让客户可以吹釉,这很人性化,这是我在其他窑口所看不到的,在这我见到了熟悉的把桩师傅“冯师傅”,还有段师傅,之前在其他的窑口也经常见到他们。冯师傅把桩在景德镇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非常细心负责。段师傅满窑的技术那是盖了帽(景德镇哇:“叫,洽嘎)为冯师傅、段师傅点赞。我也见到子月姐。在匣钵旁看到地上星星点点都是子月的做的一些小东西,也是准备入窑烧制的,子月老师的作品都是采用裸烧的方法让作品自然落灰,让作品有自然的斑驳质感。还见到了许久没见的老朋友汪智武老师,他也是前来搭烧的。汪老师是这里的常客,看到他准备了蛮多的坯,可见柴窑生意红火。
柴窑满窑是很热闹的,见到各家在满着自家的坯,细心着慢条斯里地把一件件坯装入匣钵内,还一边开开玩笑,还有制瓷上的一些交流等等…别看简单的满窑活动,其实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交活动。
我之前在其他窑口搭烧过,装无数次匣钵,技术还算熟练,两个匣钵早早的就装好了。然后看到大家陆陆续续都把坯搬入到窑内进行满窑。快到我的窑位小马说:“到你了”我赶紧把匣钵搬进窑内,段师傅再进行了一些调整,说:“ok\"、“没问题了”。再还有其他朋友都把坯装好了,这满窑基本已接近尾声。窑满好了,也快到中午了,窑主很热情地招待大家吃中饭,窑主说是吃“便饭”其实是很丰盛了,荤素搭配满满的一桌子菜,也满满的坐了一桌子的人,很是热闹。
三天后的下午两点开窑,看到窑里比上次来的人更多了,有许多从外地特意赶来观看开窑现场的朋友,各种摄像机,相机,手机屏幕闪烁不停,早早地都摆好了架势就等开窑了。终于是等到开窑了,开窑也是有仪式感的,敲窑门都是选吉时开窑,于是乎你听到几乎是同声的,一声声“开窑了,开窑了”真的,看开窑确实很热闹。
看着一个个激动地满脸喜悦的朋友们,窑门打开了,一个个匣钵从里面搬出来,在开匣钵的同时你会看到他们脸上都洋溢着浓浓的喜悦。哇!
“窑宝、窑宝,烧得好,烧得好,”于是都想看看窑宝,一堵窑宝的真容,都想摸摸,似乎这样才过瘾。
开到我的窑位,我看到了我的匣钵,师傅把我的匣钵搬了出来,在开匣钵时看到烧的杯子件件都很不错,我也是不以言表的喜悦,老板说:“烧得不错”,我说:这是你们的工作认真负责才能烧得这么好,谢谢冯师傅,谢谢你们”,老板看着我说:“烧得好,下次多带点坯来烧,”我说:“会的,肯定会的”。
双板桥柴窑真是一座不错的窑口,有细心周到负责的老板,有顶尖的把桩师傅“冯师傅”、“段师傅”,还有其他的老师傅,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热心的小马、阿荣他们,还有开心的子月姐。祝:双宝桥柴窑生意越来越越红火,窑火越烧越旺。吴策随笔记之。
这是双板桥柴窑的把桩师傅,冯师傅,景德镇顶尖的把桩师傅
这是双板桥柴窑段师傅,看,段师傅发型很酷吧
这是双板桥柴窑窑主,华子,帅
这是双板桥柴窑热心负责的小马,帅,小马一表人才。忘了给阿荣拍一张,下次补上,向阿荣说一声sorry
这是双板桥的外景,世外桃源般的,美吧!我说没错吧!
这是双板桥柴窑窑口,窑口旁边有我们景德镇一位大师的墨宝“双板桥柴窑”是汪洋老师提的字
这是子月老师的作品,有想法,有创意
这也是子月老师的作品,未烧的状态
这是柴窑装坯用的匣钵
这是我要烧的坯,看,我装坯技术还可以吧
这是我这次要烧的五个匣钵
这是双板桥柴窑满窑的繁忙场景
这是双板桥柴窑要用到松柴木,这柴火码地好看吧!
艺术品一样的。
这是双板桥柴窑正在烧窑的状态,红红火火的
这是双板桥柴窑开窑烧出的杯子,好看吧!
这是我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