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即将国产(吉利合资公司奔驰奥迪)

新年伊始,吉利与奔驰“联姻”,为业界带来喜讯。

1月8日,吉利控股集团与德国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宣布,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双方合资成立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

“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及全球市场推出下一代零排放smart电动车型。
我们期待双方继续紧密合作,将优秀的产品与服务带给全球客户。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所言,道出了双方合作的目的所在。

smart即将国产(吉利合资公司奔驰奥迪)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联姻”呈现新特点

此次,双方合资组建的智马达公司,体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股权平等。
新组建的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人民币,双方将各出资27亿元人民币,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主要以smart品牌出资的形式获取相应股份。

技术平等。
双方将在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等领域发挥协同效应,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
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

立足中国。
合资公司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

人员对等。
合资公司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双方各委派3名。
吉利控股方代表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CFO李东辉;戴姆勒方代表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Hubertus Troska),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销售与市场营销的贝思格女士(Britta Seeger),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集团研发和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研发的马库斯·谢弗(Markus Schäfer)。

共同聘任。
合资公司决定任命佟湘北先生为smart合资公司全球CEO,他将统筹市场、销售、研发等smart品牌所有业务模块,向smart合资公司董事会汇报。
他在汽车行业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曾在中国和美国等地多个世界领先的汽车公司任职。

♦发力高端智能车

事实上,吉利与戴姆勒之间缘分已久,早已“确认过眼神”。

2018年2月,吉利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成为戴姆勒最大的股东,并承诺长期持有其股权。

2018年10月,戴姆勒出行公司与吉利管理的吉利集团(新业务)有限公司宣布,双方将在华共同投资17亿元组建合资公司。

2019年11月,双方共同组建的各持股50%的高端出行合资公司——蔚星科技有限公司问世,并于12月宣布在杭州启动高端专车出行服务业务。
初期车型包括梅赛德斯-奔驰S级车、E级车、V级豪华多功能车以及梅赛德斯-迈巴赫轿车,未来也将使用吉利集团旗下高端纯电动车型。

此次成立的合作公司,早在10个月前就有“绯闻”。
2019年3月28日,吉利控股和戴姆勒股份公司(奔驰母公司)就共同宣布了这一计划。

双方共同确定的新车型开发规划,也印证了此前的业界猜测。
除了A0级市场,smart未来产品阵容还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这与smart品牌定位非常吻合。

公开信息显示,吉利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已储备有新能源汽车产能。
2018年,吉利在宁波杭州湾已建成年产30万辆的DMA(其四大新平台之一)工厂,用于生产其与沃尔沃共同开发的汽车,包括新能源车型。
2019年,新建的吉利CMA基础模块架构工厂也投入生产。
2019年年底,吉利汽车在宁波杭州湾新区的第三个整车制造项目——吉利PMA纯电动汽车项目宣布工程建设主体完成,进入设备安装使用阶段。

2018年3月,宁波杭州湾吉利汽车项目群动工仪式上,有吉利高层表示,杭州湾基地将被打造成吉利汽车集团集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行政管理、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全球核心战略基地。

♦展现合作新趋势

近来持续出现的对等合作,正在成为中外车企合作的新模式、新趋势。

2019年9月,奇瑞集团与斯图歌特公司签约成立电动轻型商用车合资公司。
斯图歌特作为德国邮政股份公司子公司拥有全球物流网络布局,而奇瑞拥有国际化汽车生产、营销能力,将开发生产适合全球市场的电动轻型商用车(eLCV),解决邮政及包裹“最后一公里”的运输服务。
双方在提供电动轻型商用车产品的同时,还将通过提供“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创造可观的经济、社会价值。

2019年11月7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其与日本丰田汽车将各自出资50%,成立纯电动汽车研发公司,新公司将开展纯电动汽车及电动汽车所用平台、动力电池、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等相关业务。
比亚迪e平台作为全球首个可开放共享的纯电动汽车平台,搭载该平台的秦唐宋元等比亚迪纯电动车型已打开市场销路,也被丰田所看重。
新公司将于2020年在中国正式挂牌。

早在2019年9月前,奥迪就已经与比亚迪就合作进行谈判。
据透露,双方拟协商的内容中,最大的亮点是,奥迪希望入股比亚迪电池业务部门,或双方共同成立合资的动力电池公司。

从2020年开始,奥迪将与合作伙伴一汽在长春进行奥迪e-tron的本土化生产。
到2021年,奥迪将携手合作伙伴向中国市场推出九款新能源车型;至2022年,奥迪将携手一汽将本土化生产的产品阵容增至12款。

同样是在2019年,宝马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再次续写新篇,双方的合同金额已经从2018年年中的4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9.8亿元)提高至7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65.4亿元),有效期从2020年延长至2031年。

日益增多的中外对等合作,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作,迎合了“新四化”的潮流,呈现出共同迎接技术变革新时代、市场竞争新格局的新趋势。

“吉利控股将把研发、制造、供应链等领域的优势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资公司,促进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推动smart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实现smart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商业成功。
”正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所表示的,中外合作者们都对未来信心十足。

责编:樊俊卿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