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四轮驱动”构建监督新格局(巡察监督监察员派驻公权力)

构建“1+6+12+18”监督模式

从分工协作机制破题,睢宁县充分发挥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作用,统筹协调6个派出监察员办公室、12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和18个镇(街道)纪(工)委监督职能,通过构建“1+6+12+18”监督模式,盯紧公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压紧压实从严治党、管党责任。

“我们正在逐步建立执纪监督数据分析机制和问题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加强与财政、审计、检察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深刻剖析发案规律。
”县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谢小强说。

睢宁:“四轮驱动”构建监督新格局(巡察监督监察员派驻公权力) 建筑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睢宁县纪委监委紧盯“六项纪律”,注重问题线索的收集、分析、研判,提升问题线索管理质效,实现了“个案监督”向“类案监督”的转变,同时用好“四种形态”,尤其是用好“第一种形态”,实现抓早抓小,常抓常管。

有效压缩公权力任性空间

聚焦监察工作无盲区,睢宁县积极探索片区联合、资源整合、力量聚合、业务融合的镇级监察“网格化监管+片区协作办案”机制,对18个镇(街)4万余名监察对象基本情况、信访举报、问责处分等内容全面统计梳理;同时派出6个监察员办公室分别负责联系3个镇(街),具体履行监察职责,并配备44名专兼职监察员,推动监察工作向镇(道)村(社区)延伸。

为有效压缩公权力任性空间,该县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程项目、民生救助、便民服务等方面,完善了基层站所小微权力清单6大类30余项。

“《村级干部“十不准”负面清单》划清了村级干部履职边界,不仅受到镇村干部认可,还得到了群众一致欢迎。
”岚山镇纪委书记杨嘉娈颇有体会。

严格执行“一记四报备”制度

睢宁县纪委监委12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探头”作用,通过驻点巡查、驻点调研、驻点督办等方式,有效发现问题、全面分析问题并及时纠正问题,并严格执行“一记四报备”记实制度。

“‘一事一记’原则要求每个驻在单位实时记录监督检查、纪律审查、问责处理、提出意见建议等情况。
‘四报备’即要求各单位对重大事项、财务收支、公务接待、个人申报事项进行报备,以便实时掌握动态信息,及时跟进监督。
”县纪委监委干部管理监督室负责人李冰说。

对于派驻监督发现的问题线索,县纪委监委建立“派驻纪检监察组+执纪审查组”的协作区制度,将12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划分5个片区,统筹调配纪检监察力量,根据问题线索开展专项督查检查。

推进巡察向基层党组织延伸

“我们一直注重统筹安排常规巡察、专项巡察、机动巡察,有步骤、有计划探索推进巡察向村(社区)党组织延伸。
”睢宁县县委巡察办主任吴娜表示。

睢宁县将群众关注度高的扶贫、环保等领域纳入专项巡察范围,注重加强与市委巡察的协作联动,开展接力式、对口式巡察,结合巡察发现共性问题开展专题性整改。
与此同时,对巡察镇(街)、村(社区)发现的涉及主管部门共性问题,推动部门单位即知即改、未巡先改。

为切实提升巡察监督效率与针对性,县委巡察组与派出监察员办公室加强协作,抽调专(兼)职监察员,全程参加联系片区巡察,并吸纳盘活镇(街)纪(工)委、村监督委员会相关人员,组建巡察走访小组,有效助力巡察全覆盖向深度、广度拓展。

睢纪宣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