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年修了上千台次(保修红星公交车公交半小时)

5月27日,成都公交集团保修公司一保修场,保修工何离正在用铁链吊装一个主减速器。
这个零件足有两三百斤重,通常有两三人协作。
但当大家都在忙碌时,也会出现一个人拆卸故障零件、吊装新零件并安装的情况。

对于年仅30岁就成为首批“成都工匠”的何离,完成全工序也就是半小时的事。
2018年全年,经何离维修保养的公交车辆达1304台次。
日前启动的“讲述蓉城交通故事 • 寻找最美交通追梦人”评选活动,他也被提名成为候选人之一。

万万想不到的是,他并非汽修专业毕业。
6年前,他还是一只“菜鸟”,通往“工匠”的路有曲折和坎坷。

他一年修了上千台次(保修红星公交车公交半小时)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汽车“小白”终于转正

机床、铣床、钻床……何离说起机械设备来,如数家珍,因为他原本学习的专业就是“机电一体化”,跟汽车“八竿子打不着”。

“因为机缘巧合,2013年到成都公交集团实习,原本以为修设备,没想到转型修了车”,何离回忆说,当时紧急培训了一个月,看了一本入门级的教材《汽车维修图解》,了解汽车基本的工作原理结构。
“看完还是有点懵,因为看不太懂”,他自嘲道。

但在实习过程中,他对维修公交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挑战自己。
特别是实习3个月后,第一批熟练的实习生签订了正式合同,成为了真正的保修工,鞭策着他尽快转正。

随后一个月的观察期,他加倍努力。
别人都去吃饭了,他还在地沟里干活,检查气路、检查轮毂……“别人都可以,我也可以!
”虽然晚一个月转正,何离自认适应力还是比较强的。

从名落孙山到升级无忧

保修公司实行的是“八级技工制”,最低一级,最高八级。
转正以后的何离作为底盘工,跟大家一起参加定级考试。
因业务不熟没有考上,“我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制动、轮毂的拆解”,他说,这个时间是半小时。

如何把工时缩短为半小时?何离自此“开挂”了!
保修场丰富的内部资料,是他知识的源泉,每天晚上下班后都要看上1小时。
他自学汽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了解气路、变速器等。
不懂的专有名词就上网搜索,具有什么功能?发挥什么作用?同时,理论结合实践。

就这样,他恶补了两年。
这期间,他补考过了一级,并在一级升二级中,理论考了93分,实操考了97分。
不停“打怪”升级,现在已是具有综合能力的四级技工。

“以何离的基础,能刚好6年就升为四级,成长快速”,一保修场场长、党支部书记李闯告诉红星,每一级技工都有工作年限限制,比如要升五级,需要干满10年;且名额有限,按成绩排序,仅取前几名。

一年维保上千台次公交车

如今的何离,虽是底盘工出身,但也能兼任发动机工、电工。
红星看到,一辆后门出故障的公交车,经他捣鼓了几分钟,又开关自如了。

“现在对故障的判断肯定是更快更准了”,何离的岗位是做公交的首保和小修,“公交车少一次故障就给线路运营多一份保障。
”小修与大修相比,专业性没那么强,但必须是“杂家”,什么都懂,才能迅速判定故障。

对于气压制动的公交车,漏刹车气是造成制动失灵的潜在“杀手”。
但要找到漏气的地方,特别是漏阴气的地方,特别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漏阴气是听不到的,需要逐一排查整个车辆,包括对各种管道、阀门反复查找”,何离总能在半小时内找到。

他习惯每天上班早到半小时,对一早来维修保养的车,或是头天晚上下班后送修的车先来一个车况分析;中午休息时间他从不小憩一下,而是争分夺秒做完车辆的维保,只为早点把车交给送修的驾驶员,“不想让他们等得太焦急,能尽快回线路运营”。

小修的车随时都会来到,何离却说不会烦,因为不断会面对新的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我喜欢迎接新的挑战!

何离还擅长维修6.6米长的社区巴士,因为车小、空间小,他瘦小的身躯刚好能钻进去。
2018年全年,经何离维修保养的公交车辆达1304台次。

他参加了两次成都市总工会百万职工技能大赛,都获得团体及个人第一名,并获得成都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今年更是获评首批“成都工匠”。

能保能修还能建模画图

2017年,一保修场要自行设计建造污水处理站,将污水循环利用,达到环保要求,何离也出了一份力。
他通过自学3D建模软件,绘制出3D模拟设计图,将污水处理站的功能进行了先期模拟,以免后期有考虑不充分的地方需要返工。

如今正值汛期,他新学的技能又能派上用处了。
保修场准备解决外围地沟渗水的问题,加一个排水系统快速排水,3D模拟设计图仍交由他绘制。

对于何离能积极参与非生产性工作,场长李闯也是赞不绝口。
“过去传统的公交维修工,更专注于技术方面,主要靠经验积累;何离这样的青工从专科院校毕业,有理论优势,结合实践,更利于拓展创新,在更短时间内掌握新车型、新技术”,他说。

李闯还介绍说,维修工分底盘工、电工、发动机工等,随着像何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多,对于企业来说,更有利于人员的灵活使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成本支出。

成都公交还有这些优秀的服务个人——

苏勇

能开大客车上跷跷板

成都公交集团星辰巴士有限公司302车队机务员。
凭其多年的驾驶和维修经验,手把手教新进驾驶员,了解各类型车辆,查找处置故障隐患,正确报修。

同时,他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两次登上中央电视台。
2010年参加央视《状元360》节目“挑战榜样试车员”比赛进入全国前三;2015年,应邀参加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成功挑战将满载乘客的大客车开上跷跷板,并保持平衡7秒钟。

周红

优化线路促客流增长

工作10余年来,周红在繁杂的调度工作中,凭借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使线路运行良好。

特别是她在2018年怀孕7个月的情况下,为公交“双创”便民出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她结合平日积累的经验和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向车队提出了许多关于线路优化的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线路客流量大幅增长。

陈建均

“小发明”在实际使用中发挥作用

成都公交集团保修公司五保修场质检员、“职工创新工作室“技术带头人,负责全场800余台车辆的维修质量跟踪回访。

“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轮毂轴承注油机”项目延长了轮毂轴承使用寿命;“盘式制动器制动块镗磨工装”创新项目每年减少材料成本支出100多万元,减少废物处置费用20多万元。

他的“小发明”,如工业危废物压缩机、轮胎拆装机减噪装置、废旧油管回收装置等,在实际使用中也效果明显。

红星 严丹 摄影 王勤

编辑 陈怡西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