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K职业学院在太仓揭幕,中国首个“双元制”教育机构进入实体化运营阶段;德国西门子牵手太仓高新区,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项目等,共同打造中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样板;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项目正式启动……近期,德国机构与太仓的职业教育合作动作频频。这一系列新举措为太仓“双元制”加装“新引擎”,也让太仓双元制教育走上了向外辐射示范的进阶之路。
学习德国双元制
致力实现本土化
万利,刚毕业不久的一名职场新人。从省太中专与德企海瑞恩合作的双元制班毕业后,万利顺利进入德资企业艾威昂智能科技(太仓)有限公司,现任焊接部门带班长。
之所以能很快踏入职业上升通道,与其过硬的职业技能密切相关。还是学生的时候,万利就在企业跟着岗位师傅学习,他善于研究所学领域的各种先进技术,为企业解决了很多焊接工艺方面的问题。毕业时,万利拿到了德国工商行会AHK切削机械工证书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一贯制高职毕业证书。
“双元制”中的一元是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另一元是企业实训,学生在校企之间交替学习。2001年,太仓率先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建立了国内首个与德国职业教育同步的专业工人培训中心。此后,依托在太德企、本土院校、德国工商大会、德国工程师协会等多方资源,太仓相继建立中德培训中心等十余个双元制教育培训基地,构建了中专、大专、本科等多层次有序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引进德国工商行会(AHK)和德国手工业行会(HWK)资源,建立了以AHK和HWK为主的第三方评价机制,成为我国最大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基地。目前,从太仓双元制班走出了1万多名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成就了双元制教育本土化的“太仓样本”。
当然,双元制教育赋能产业发展远不止于此。双元制校企合作的理念突破德企和少量民企范围、突破传统的招生学习模式,更为广泛地覆盖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上。
在今年我市召开的双元制赋能新时代产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双元制赋能太仓产改工作联合体”揭牌成立,首批成员包括太仓的2所职业院校、3个社会组织、11个培训中心。市总工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将成立一支专业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指导员队伍,早期设立68家产改试点企业,支持校企合作共建,为教师培养、学徒成长提供更大的平台与通道。
开设中德合作班
联合培养再突破
同样是双元制班的一名学员,胡连弟将要接受的教育比万利更上一个层次。
今年10月底,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开办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班开班,包括胡连弟在内的46名健雄学院学生收到了具有德国特色的“入学彩袋”,成为首届中德合作班的学生。
这一项目是江苏省首个高职院校与德国应用本科大学合作办学项目。未来三年,德方教师将负责六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在学习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同时,消化吸收德国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并进行德语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将在毕业后进入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
此前,健雄学院也曾联合常熟理工学院、盐城工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 此次直接和德国双元制高校合作办学,实现了办学深度上的又一次提升。
虽然开学时间不长,但胡连弟已经意识到中德合作班的课堂有些不一样。“老师采用德国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为我们提供更多和德国‘接触’的机会。”健雄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书记周玲余表示,学生经过3年在国内和2年在国外的学习,再回到国内进入德资企业就业,相比传统的“3+2”项目,无论是学生的德语水平还是专业技能,都会有更大的提升,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岗位,而且有利于“大国工匠”的诞生。
除健雄学院外,近年来,省太中专也与德国友好学校斯坦伯格职业学校开展紧密合作,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交流,互通有无,聘请友好学校校长尤根·贝克担任专家顾问,指导学校人才培养,推进双元制本土化实践。
制定标准利推广
太仓开花全国香
这些年,双元制教育花开太仓、香气外溢。近有江苏省内的宿城中专,远有广西容县职业中专等学校前来学习取经、谋求合作。异地学校、相关企业参与的“企-校-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应运而生。太仓还研究总结并制定发布了苏州地方标准《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南》。
基于良好的双元制基础和不断完善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配套环境,我市在高新区规划建设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产业园,打造集培训中心、考试认证机构、师资培训机构、产教研究院、国际教育机构、人才公寓、文体中心等于一体的产教发展综合体。
AHK学院的设立,使太仓双元制教育的发展如虎添翼。AHK学院围绕双元制实训师培养与资格认定、中德专技人才继续教育项目、中德专技人才评价体系的贯通、中德职业资格审核认证及标准体系开发等方面开展工作,将成为全国首个国际化技能人才中德联合培养基地,打造中德人才评价体系融合发展的中国实践示范平台,为产业升级培养更多国际化技能人才。
德国工商大会全国副主席、德国黑森州工商会主席基尔斯滕·肖德尔-施泰因米勒认为,AHK学院的建设将助力塑造太仓职业教育的全新未来,德国工商大会支持学院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
双元制的示范辐射作用,不仅在于模式体制的输出、师资力量的助力以及相关配套服务方面,还体现在产教无缝链接、深度融合上。以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全面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转型,如何培养“数字工匠”已经成为行业领先企业考虑的问题。11月6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与太仓高新区签订共同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项目协议,双方将探索数字化时代的职业教育创新和教育生态共赢新模式。
面临类似的问题,AHK学院也在致力于寻找答案。学院将开发新领域新产业的人才培养与评价标准,并结合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方向,引进SPS可编程控制技术、MPS模块化生产系统、3D打印/CNC数控、智能生产控制/网络实验室、工业4.0等培训,与时俱进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职业培训提供智力支持与体系保障。
【编辑:苏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