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酷辣!海安有家火车头“4S”店(海安道岔钢轨有家更换)

作为咽喉处所,出入“4S”店的必经之处是大门口的木枕菱形道岔,它的良好运转与否,直接关系到火车头的进出效率和运输效率。
随着苏北、苏中地区铁路运量运能不断提升,整备场的火车头进出频繁,致使咽喉区的木枕菱形道岔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将该整备场进出口的木枕菱形道岔更换混凝土枕道岔势在必行。

"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 "8月9日清晨5点,走近海安机车整备场里,深沉有力的号子声传入耳中,时不时还伴有几声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

沿着蜿蜒的铁轨循声而去,眼前映入一片"黄色",走至跟前,方才看清这群"小黄人"的真容:草帽、亮黄色外套、黑色长裤、迷彩解放鞋,脸色黢黑的、手是黢黑的、就连露出的手腕和脚踝也是黢黑的。
环环相扣的忙碌身影映衬着朝阳的氤氲,构成夏日里美妙的劳动图景。

泰酷辣!海安有家火车头“4S”店(海安道岔钢轨有家更换)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日气温达到33℃,钢轨的温度达到50℃以上,道岔正式更换施工的时间安排在上午的6时至10时。
新长工务段线路重点维修车间主任宋祖贵带领职工在清晨5点就抵达现场做准备工作,即便如此,每个人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浸透,赶到时,铁路职工脸上的汗水夹杂着道砟扬起的灰尘,如同涂了一层厚厚的“粉底”。

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宋祖贵1983年起就穿梭在钢轨之间,几十年来南征北战,负责新长铁路、宁启铁路等1000余公里铁路的大维修任务,累计牵头和参与的各类施工近1500余次,对于此次道岔更换工程早已驾轻就熟,“火车头单趟通过长100米的菱形道岔区段,所需的时间大约是20秒,而更换该菱形道岔则需要80余名铁路工人、一列轨道车及4台挖机相互配合3周左右才能顺利完成。
” 宋祖贵介绍,除更换道岔外,还需要对300余根木枕及6000余个道钉等轨道配件进行拆除和更换,“整个工程环节多、任务重,容不得半厘差池,预计8月底如期更换完成。

伴随着轨道车及4台挖掘机的轰鸣,施工现场热浪滚滚,铁路职工在“上晒下烤中间蒸”中,开始道岔顶进作业。

从8月1日到现在,“90后”技术员周建民一直盯在现场,他身上原本橙黄色的工作服已经褪色泛白。
铁路工作12年,周建明称其已经早早地适应了这份工作,“每天早上5点出工干到中午11点,下午再从4点干到晚上快8点,这样的作业状态,每年都要经历60多天,时间长了,我们大家伙都是一个比一个黑。

周建民告诉,此次菱形道岔更换,采用半边式更换的方式,为了不影响存车场的列车进出,先更换道岔的一半,另一半用作正常行车,彼此交替。
“气温高,钢轨热胀冷缩,维修天窗时间有限,既要把握精确度,又要注意速度。
”为了确保施工如期高质量完成,周建明和工友连续奋战,身上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直至泛起朵朵“白花”。

道岔是控制列车转向的重要设施,道岔更换不同于以往的换轨施工,先要将道岔的钢轨拆除,枕木移走,在平整道砟后再将组装完成的水泥枕道岔,采用液压顶进的方式,众人合力将其顶推至既定位置。
更换完成的钢轨要与既有道岔及线路,采用铝热焊的方式进行永久连接锁定,并对道岔区段线路进行道砟回填、超平,使道岔满足列车运行条件。

钢轨拆除、木枕道岔移走、水泥枕道岔顶进、道砟回填、钢轨焊接……道岔更换工程涉及近十个环节,其中各种零配件的重量合计就有6吨左右,这些步骤的实施全部依赖人工——即这些被晒得黢黑的铁路工人。

“这些‘家伙’实在太沉了,我们一般都是18到20个工人一起,把力气拧成一股绳,才能正常开展作业。
有时候遇到些‘大家伙’,那就是几十个人一起上勒。
一天下来,号子喊个一百多遍再正常不过了。
”准“00”后上官文成调侃自己是“黝黑的号子手”,“我们干的都是力气活,需要喊喊号子攒个劲,皮肤也是铁***限定款。

防暑与施工安全同等重要,了解到,新长工务段为现场作业人员准备了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药品,为职工熬制了绿豆汤、酸梅汤等防暑饮品送到现场,保障施工人员防暑安全。

挂在头顶的烈日,道岔扬起的灰尘,现场发动机轰鸣声中喷涌的热浪,是无数铁路线路工的工作日常,而承载列车运输安全的每一寸钢轨,都需要这群“小黄人”全力以赴。
换轨完成后,列车进出存车场的效率和安全性将会大幅度提升。
接下来,线路维修工人还要转战其他地区,跟着项目“迁徙”,持续守护列车运行安全。

铁路向远处延伸,草帽下那一个个弯着腰的身影,犹如在田野里劳作的农民。
他们“精耕细作”出来的,是铁路大动脉的平安。

来源;海安发布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