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警察对于填报志愿的考生和家长是个诱惑其实并非如此

“你好,请问是在这里政审吗?”

“3号办公室!

这组简短的话语,是这几天公安局机关办公楼道里听到频率最高的对话!

体制内警察对于填报志愿的考生和家长是个诱惑其实并非如此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临近高考成绩公布之际,一批有志于加入公安队伍的考生跃跃欲试,试图通过提前录取批次,直接考取公安院校,也就奠定了将来的“铁饭碗”!

正因为如此,办公楼道里挤满了家长和考生,提前做好政审工作,方便公布成绩后及时填报志愿!

6月下旬的天气,室外三十多度的高温,而机关办公大楼里,办公的民警吹着空调,喝着茶水,敲打着键盘。

对于一些常年露天打工的考生家长来说,这样的办公环境才是最舒适理想的,也想让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

报考公安院校,就是一个最佳途径!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再辛苦再劳累不要紧,关键是要让孩子不再重复他们辛苦劳累的老路,进体制是一个好门路!

“你好,能借用一下胶水不?”

办公室门开着,一阵敲门声和一句求助语将我的工作思路打断,却见一个穿着朴素,晒得有些黝黑,气喘吁吁的大姐,投来渴求的目光!

“有,赶快进来,歇一会!

我一边招呼这位大姐进来,一边把胶水递给她!

只见她一手拿着一张政审表,另一手取出一张二寸彩色相片,也顾不得坐下,只是站着,借助胶水将相片贴在指定的位置。

可能也就一分多钟的时间,又说了一声“谢谢”,便匆匆忙忙离开,去3号办公室交政审表。

我在想,她一定是为儿子忙碌,希望儿子能够考上公安院校,将来毕业后成为一名坐办公室的体制内警察,不用再像她一样晒太阳!

突然,想起了我的父母。

十八年前,高考结束后,当我把估分成绩告诉父亲后,他便一整夜不睡觉,研究志愿,挑选专业和学校。

父亲是个农民,但为了我们兄妹四人的高考志愿,硬是通过自学,学成了一个“高考志愿填报专家”,为我们选择了合适的大学和专业,也成了亲朋好友子女填报志愿的“可靠靠山”!

如今,我们兄妹四人,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再也不用像父亲那样头顶烈日,露天打工!

这可能就是父亲最大的成就!

也是大多数农民最朴实的想法!

其实,体制内工作并不是一个好的归宿,形式太多,实质稀缺,真正要干事,还得走科研创新之路!

单位有两个同事,一个的儿子考取了浙江大学,大一,学计算机专业;一个的儿子考取了省警官职业学院,大三,毕业季。

闲聊时,考取浙江大学的同事,羡慕考取省警官学院的同事,“刚毕业就考上了警察,子承父业。
哪像我那儿子,将来怎就业都不知道。

“他估计也想让孩子上个好大学,关键是孩子考不上,只能报考警校,而且还是个专科学校!
咱都是警察,到底好不好,咱心里最清楚。

“你儿子才是真正的有前途,将来的成就必将不同凡响。
搞个科研,就能甩咱好几条街!

我是一名体制内警察,从基层派出所到机关科室,“铁饭碗”,也有很多人羡慕,但是,说真的,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定不会走现在这条路,而是走研究所这条路!

当年从211、985本科高校毕业,由于择业不慎,选择了考公、从警!

进了体制,虽然相对比较安逸,工作也不是特别忙碌,但是成天埋头于形式,实质工作干得少,有种虚度光阴的感觉。

想干实事,却总是被各种形式所绊!

而且,长期混迹于体制,接触的人主要是体制内的和基层群众,仿佛囿于牢笼一般,甚至有点脱离现实!

同事在一起聚餐,更多谈论的也是吐槽各种弊端或者行为,上班上的满身怨气,完全没有一个青年人该有的朝气蓬勃!
与同学朋友一起时,又好像格格不入。

有时,我就在想,现在的工作就像是孔子说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一个初中同学,大学学的是建筑类专业,毕业后,进了省会城市的一家建筑设计院,踏踏实实只做设计,干实事,既取得了一定成就,也获得了高额的经济报酬!

所以,个人觉得,有想法想干事,还得好好学习,考名牌好大学,读研读博,走科研创新之路,工作氛围不一样,接触的层面也不一样,更不会为体制种种形式所羁绊。

人生,还是要适当折腾折腾,努力试着往高处飞,太安逸于体制内,真不是一件好事!

#头条创作挑战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