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to过滤s+型号开箱-CTA实评实测工作室(开箱实测过滤型号工作室)

内部包装很简单 泡沫纸包住主体,配件用小盒子分隔。

主体颜值还是挺高的,尤其是这6排过滤槽,光想想就得劲。
;不过烧结滤材粉化太严重了,打开包装全是粉末,只有mp的小砖能够与之一战。

进水管,有流量调节的旋钮。

totto过滤s+型号开箱-CTA实评实测工作室(开箱实测过滤型号工作室)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不过注塑点的白痕有点厉害啊,磨具该精修下,不影响使用就是了。

话说这个小调节阀做的还蛮精细。

出水口自带鸭嘴,可以上下调节。

意外地发现出水口上有一个充氧孔。

螺纹切缝,螺帽顶端加胶,这样不用的时候可以完全封闭,这个小细节真的是惊艳到我了。

这么小的地方做文丘里孔简直太不容易了 ,塑料件精修程度差一点,后期想用这个充氧的朋友记得自己清理下开孔。

进水管附带了增长和海绵套。

小水泵一台,设计为可拆卸。

泵底部还有2个支撑脚跟过滤槽齐平,在低水位缸上可以站的比较稳。

进出水口采取了二次安装的方式,并且安装上以后有75°左右的摆角。

打开顶盖的卡扣就看得到内部结构了。
内部设计得整整齐齐,让人极度舒适。

这种来回双扣的结构可以保证扣的比较紧密,过滤部分上边一圈蓝色的是密封圈,整体密封性非常的可靠。

桶身的水流设计跟我们平时的底滤设计差不多的翻水方式,这样可以保证所有的滤材可以充分透水。

靠近缸子的这边有一个类似瀑布出水口的的卡口,最大可以卡在20mm厚的缸壁上。

进水口直接接着转子,对于外挂过滤来说泵离进水越近就越不容易集气干烧,这个设计棒棒哒。

转子和扇叶一体结构并没有活动的部分,陶瓷轴心。

磁体感觉做工一般,用料上稍微差了点。

水泵下部经过旋转是可以拆掉的,双层垫圈有效地防止水漏出。

水泵背部填胶做的也比较好。

拔出滤材盒,7个盒子一共分了3种滤材,水流方向也是从左到右。
滤材盒的顶部可以打开,卡扣的做工相当精细、

首先是蓝色的生化棉,前置物理过滤,开孔并不在中心,安装要注意下方向。
顶盖加了2条筋增加强度防止形变。

生化滤材方面,配合水流,每一个过滤仓水流都是先过一块红色生化棉再流过滤材。

最后一格滤材是TOTTO的核心,因为经过漫长的水路流到最后一级过滤时候水中氧气大量消耗,就可以在缺氧的环境下培养反硝化菌,直接分解掉硝酸盐。

这个看起来像塑料一样的环应该是碳源,反硝化没有氧气的作用必须有足够的碳源才可以哦,另外大家要注意这个东西是消耗品,没有碳源了是没有办法进行反硝化的哦,发现用完了请及时补充。

中间的烧结滤材是做成粗糙的环状,应该是培养硝化细菌的的,但是材质看起来感觉一般了点,内壁光滑程度比较高。
整体透水性、表面积应该处于中等水平吧。
但是掉粉情况严重啊,大家最好洗洗再用。

2种环的大小差不多,这个陶瓷环掉粉现在超级严重,整个过滤里面都是细粉。

相对的来说物理过滤的生化棉3种看起来都差不多,应该是同一类的产品,孔隙也是差不多的。

背面看颜值是真的比较高。

卡扣上的logo还是做得分色凸起。

盖板上拆开可以看出里面的支撑结构还是很不错的,由于进出水口是分段了,所以进出水安装时候必须有2个防水圈。

接上进出水来一个合体照。

搞忘了还有棉套。

底部托盘依然有注塑口的白痕。

由于是中间2个大的组合卡扣纵向扣紧,而缺少横向的卡扣,所以2边的缝隙轻微要大些不过完全不影响,密封应该是没问题的。

最后吐槽下进水口的安装,因为是需要2层防水圈,大家安装时候有凡士林润滑得最好先涂一点,然后慢慢地旋转插入,然后必须大力出奇迹。
插入后检查下垫片是否到位,切记插进去了就不要经常取下来了,不然会像我一样直接搞断一个垫圈,缺个小东西配齐了便宜但是太麻烦。
由于磨具做的空隙太小了,大家弄的时候千万小心这里哦。

开箱总结:总体来说做工还是很不错,外观上跟日系那种超薄瀑布的外观差不多,非常节约空间。
虽然帖子上看塑料件的注塑口有白痕,不过这个是磨具精度问题,塑料件本身没问题的。
进出水口上有充氧和调节流量的小旋钮,这些细节做得真心不错。
整个水路设计非常合理,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滤材。
而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物理生化分区。
唯一觉得不太好的地方就是进出水口的安装,这里真的真的真的非常容易出问题,大家弄好了以后记得检查下而且千万不要来回插拔。
还有就是粉化真的真的太严重了,大家安装的时候一定记得清洗干净再安装,不然真的粉太多了。
作为日系过滤的传统大品牌,这次直接把S+定位在了300-400这个区间,非常适合小缸挂壁安装,价位对标伊罕的精巧系列,但是又是完全不一样的使用体验,给了喜欢小缸的资深玩家更多的选择。
相较于欧洲的简单粗暴,日系的婉约精致大家更喜欢哪种呢?那么我们本次的开箱就到这里,希望对你今后的选择有所帮助,谢谢观看。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