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惹众怒?(房东提灯租客租房众怒)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一女子近日发***称,她在退租上饶玉山县的一处村民自建房时,房东拿着探照灯在室内检查,事后列出清单要求赔偿1万余元。
4月3日,当地联合调查组发布的情况通报显示,房东检查方式有悖常理、赔偿要求不合理。
经教育,房东退还了“赔偿金”。
核查还发现,涉事房屋存在违建情形,相关部门将依法依规处置,对履职不到位的工作人员将严肃追责问责。

这一被网友称为“法医式”验损的事件,是众多租赁纠纷中的极端案例。
人们不禁想问:“提灯定损”之后如何“挑灯看剑”,维护双方正当权益?如何告别“离谱”的套路,让租房市场更“靠谱”?

一、困扰“租房”的不是“房租”

为何惹众怒?(房东提灯租客租房众怒)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房子虽然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租房者无不希望能够顺利租到一套心仪的房子,在满足基本居住功能的基础上,让生活有滋有味。
作为房东,一定也同样希望自己的房子能够被“温柔以待”,尽量少一些损伤,并保持干净整洁。

房东苛刻验房,以“一己之力”创造了“提灯定损”这一新“成语”

上饶“提灯定损”事件之所以迅速在网上发酵,并且这一“新成语”还被网友进一步解读为“形容一个人尖酸刻薄、胡搅蛮缠”,正因为它是房东与租客之间矛盾纠纷的极端化呈现。

与此相反,在刷短***或浏览时,我们常看到一些令人心生温暖的退租场面,也引发无数人的共情——

去年12月,在湖北武汉,一名年轻女子租房2年,因工作变动要退房。
当房东看到房间被收拾得光亮如新,喜出望外,多退给女孩500元押金。

去年6月,在杭州余杭,一位“00后”姑娘因工作调动离杭,退房时来了场“大扫除”,厨房灶台、油烟机甚至卫生间马桶都没有一点污渍和异味,房东感动地表示,“这样的女孩必将会得到生活的偏爱,愿日后一切安好、顺利。

当然,也有一些“另类”画风令人反感,如去年4月,长沙一网友发***爆料称,租客居住2年,房间垃圾堆成山,满屋无处下脚。

“漂”在城市的异乡人需要一个家

在租房市场,困扰双方的不是房租,因为事先有合同约定。
最令租客头疼的是,租赁时房东或中介隐瞒房屋缺陷,包括居住环境不佳,出现噪音、邻里关系问题等,还有就是房东遇事“不好说话”“不听商量”。
而房东最担心的,是租期内房屋受损。
另外,在退租时,是“浪漫满屋”还是“垃圾遍地”,更是一道体现素质与尊重、是否诚信的考题。

房东与租客因各种问题引发矛盾

当下,租房群体以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为主,还有一些“漂”在城市务工或陪读的异乡人。
“此心安处是吾乡”,他们在城市中需要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爱,房东也能给予适当的包容,而不是处处“下套设坑”“互相伤害”。

二、“包租婆和租客”并非“敌我”关系

周星驰电影《功夫》中,“包租婆”的形象火了,开始时多指“霸道”房东,现在几乎成了房东的代名词。

绑在一栋房子上的“包租婆”和租客,可以是相互体谅、尊重的友好关系,也可以是常生牴牾的对立关系,引来烦心事、糟心事一大堆。
“提灯定损”事件,也让很多人再次审视这种“剪不断,理还乱”关系的根源。

电影《功夫》中的“包租婆”

法律意识淡薄,“我想怎样就怎样”。
桌腿上的磕碰是损耗,墙上的污渍是损耗,就连地板上的划痕也算损耗……“提灯定损”的房东打着“探照灯”自己定了规矩、立了标准;租了房子就是我的,租客反客为主,把房间重新间隔一下再转租出去,“不把自己当外人”……不管是房东还是租客,法律对两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规定,不能想当然、凭感觉,“我想怎样就怎样”。

还有房东和租客在拟定合同时太过“潦草”,没有将容易产生争执的事项在合同中明确,导致纠纷发生时“无法可依”。
比如,承租人在租赁期间遭受财产损失的责任划分,租客长期拖欠租金或拒交租金的解决方式,装修费、修缮费的分摊比例等。

房东和租客都要维护已经建立的契约关系

缺乏契约精神,耍小聪明、搞小动作。
房东与租客是一对欢喜冤家,有网友开玩笑,“双方坐在一起就能开一场‘吐槽大会’。
”租客吐槽“一部租房史就是我的成长史”,一些房东“随意涨价”“克扣押金”甚至“断水断电”;房东吐槽租客损坏物品、垃圾满地,押金还不够保洁费……

房东和租客之间是平等的契约关系,有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耍小聪明、搞小动作,就打破了这种平衡关系。

双方沟通不畅,你不言我不语。
租客没有按时缴纳租金,房东催租无果、感到不满,单方面停水停电;房东没有及时将物业的停水通知告知租客,租客满腹牢骚……

房东和租客之间的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矛盾时也不能总是诉诸法律,而要依靠人与人之间基本的沟通和信任来解决。
如果双方沟通不畅、信任度低、合作意愿不强,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

三、如何让“租房不设防”?

近日发布的《2023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租房人口已近2.6亿人。
庞大的租房市场背后,虽然烦心事少不了,但让租房不“设防”、验房不“提灯”还需更多的努力。

有法可依,让法律“跟上步伐”。
在房屋租赁纠纷解决过程中,法律是最后的防线。
要解决好房东和租客间的矛盾,首先要把这道防线加固。

比如,建立健全租赁市场纠纷调处机制,租赁纠纷无法协商解决的,还可通过人民调解、诉讼、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多元破解房屋租赁矛盾纠纷。
另外,法律法规的制定还要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比如近年来新兴的日租房,一些经营者为规避法律监管并未办理相关经营资质,在发生纠纷时难以界定相关权利义务,甚至成为非法活动的温床。
要加强监管,不能任其游离于法外之地。

建立健全住房租赁市场机制 图源:新华社

有理可据,让市场更完善。
相对于购房市场,长期以来,租房市场发展滞后,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
有专家指出,从现实情况来看,在这种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下,更多情况下租客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更易造成矛盾纠纷。

要不断健全租赁市场机制,比如,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市场供应主体,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开展住房租赁业务,推动形成更加成熟、规范的住房租赁市场;推进住房信用制度建设,实行信用积分,像房东随意涨价这种行为就要“扣分”;推广使用示范合同,建立交易信息管理平台,把房屋租赁合同公示出来。

有情可讲,让沟通更顺畅。
有人吐槽租房的烦心事、糟心事,也有人分享那些热心事、暖心事。
有的房东过年时邀请租客到家里吃年夜饭,也有租客给房东带回家里的土特产……房东与租客之间的关系,还有更多可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遇到矛盾纠纷,房东和租客都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解决问题。
一旦有麻烦,双方也要学会诉诸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庞大的租房市场,难免有各种纠纷。
回看“提灯定损”事件,其实,“灯”或许只是一个定损的“道具”,要“损”也不必有灯,提起灯,反而加深和凸显了房东心中的阴暗。
我们期待的是租赁双方都心中满怀光亮,并让这束光亮温暖彼此。

(编辑:L,本文由西海岸发布制作,来源于青岛宣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