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特定授权
首席出行官原创(ID:shouxichuxing)
作者丨付洪远
![为何需要抠掉?(宝马捷豹汽车字体车尾) 汽修知识 为何需要抠掉?(宝马捷豹汽车字体车尾) 汽修知识](http://www.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2230814172166089471612.jpeg)
编辑丨周 到
日前,特斯拉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组国产版Model 3的实拍图:按照国家要求,车辆尾标采用的是中文“特斯拉”标识。对于这三个字的“蜜汁字体”,很多人网友评论吐槽尾标太丑,讨论能不能在提车之初抠下来。
其实这种事情在神州大地早已多次出现。前有全球一线豪华品牌华晨宝马,后有英伦豪车奇瑞捷豹路虎。两款车的尾标让无数人吐槽,甚至4s店直接提供免费的扣标服务。
然而,这并不是车主们觉得中文LOW而崇洋媚外。真正导致这一原因的是尾标选用的字体,布局以及内容。
「字体的设计决定颜值」
平心而论,特斯拉的尾标布局相对合理,主要问题出在字体的选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老祖宗传下来的字体就有421种,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自行设计字体。
(图源:亿欧汽车)
尽管为了实现Model 3的国产落地,马斯克甚至学会了用微信,但这不妨碍特斯拉在国产车的字体上“糊弄事”。作为一个豪华品牌,国产Model 3不经设计,随意选择一个黑体在简单变形后使用,就显得有些说不过去了。
汽车尾标的文字作为信息传达的工具,所起到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当字体被赋予一种更为美观的形态时,它们所具备的传达功能更加丰富和强烈,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和特斯拉犯同样错误的,便是奇瑞捷豹路虎了。当年可能是因为车型着急上市,开发团队很可能是在没有预算的情况下,为这六个字随意找个无版权的黑体字,完全没有任何设计。虽然文字被放置在了车尾右侧,但依旧很醒目。
(图源:亿欧汽车)
要知道,捷豹汽车的英伦风格是偏圆润精致的,左侧的XE L很明显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整个字体微微向右倾斜,并且与整个车尾线条完美融合,完全符合捷豹的调性。而四个棱角分明的汉字,完全没有像前者那样优化,就出现在车身上,非常不协调。
(图源:亿欧汽车)
相比之下首席出行官认为,北京奔驰这四个字的设计就很不错。设计师通过“北京奔驰”四个字本身的结构,巧妙地将每个字的底部连接在一起。放大来看,每一部分笔划和正负形都保持在了一个限度之内。这既保留了黑体字的流畅感,也使得字体变更加精致。
(图源:亿欧汽车)
在整个尾部最大的字就是汽车型号了,按照视觉习惯布局在左上角,而北京奔驰四个字被放置右下角,并且字体只有左上角型号的1/3的大小,看着很和谐,丝毫不影响整体的美感。
除了字体之外,车尾标识的位置布局,对于是否会触发“车主扣标”这一事件而言,也具有重大影响。
(图源:亿欧汽车)
「布局位置影响第一印象」
从布局来看,一汽奥迪的方式就显得相对巧妙。以全新奥迪A6L为例,除了四个圈的品牌标志,车尾最大号的文字便是左尾灯下的“A”。这很符合全球大多数人从左至右的阅读习惯。
(图源:亿欧汽车)
在车尾右侧,设计师布局了一汽奥迪和45TFSI。其中,“45”与“TFSI”中间留了半个字间距,而数字镂空的设计则让前者成为视觉中心,成为用户首先关注的对象。接着,设计紧凑且字体精致的“一汽奥迪”四个字在其之上,成为第二视觉点。
(图源:亿欧汽车)
更最重要的是,“一汽”在国人心中的影响力,与奥迪过去的官车形象合二为一,对品牌调性起到了进一步加成。
相比较之下,让大家吐槽最多的就是华晨宝马。左尾灯上方“华晨宝马”四个大字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大家对车尾的第一印象,有些喧宾夺主。
(图源:亿欧汽车)
再说回这四个大字的字体设计问题。以这辆华晨宝马530Li为例,车尾部上方的区域本来就相对狭窄,而设计师依旧选择将两行字布局在此,显得特别拥挤。同时,“华晨”两个字中“华”字的笔画较少,因此留白较多也相对显眼。而“晨”字笔划较多,远看就是一个小方框。在这么显眼的位置,却有四个毫无美感的字体出现,实在是煞风景。
(图源:亿欧汽车)
要知道,在宝马车主群里流传着一句话:“抠掉四个大字,起码省下2L油”,可见对于车主来说这是多大的痛点。不过也许可能还有一部分人就是为了冒充进口宝马,打肿脸充胖子吧!
「文字底蕴决定标识取舍」
设计和布局方面的问题我们说完了。除这两者外,我们再来说一下标识内容对车尾视觉效果的影响。
尽管奇瑞汽车近几年侧重海外市场,但国人对这家品牌的印象还停留在A3、瑞虎那个时代,而捷豹路虎是英国皇家用车。这让两者的结合不禁有点拉低捷豹档次的感觉,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导致不少车主提车后就抠了尾标。
(图源:亿欧汽车)
换在华晨宝马身上,其得到了与“隔壁”一汽奥迪完全不同待遇的原因,在于国人心中对“华晨”和“一汽”的印象完全是两个层次。后者是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由毛主席亲笔题名,更与领导人专车“红旗”联系在一起。
(图源:亿欧汽车)
反观另外一方,华晨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其乘用车品牌“中华汽车”基本在死亡边缘挣扎,而金杯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搬家神器。这种品牌与宝马相结合,不禁让人觉得有些山寨。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在车尾标注生产厂家的做法是遵循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结果。我国发改委发布在《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中规定,国产乘用车、商用车、挂车需要车身尾部显著位置标注汽车生产企业名称、商品商标、车型名称等信息。
但是,不同的尾标设计与内容,会对用户群体造成完全一样的认知与评价。对于企业而言,尾标不只是为了遵循产业政策,更深刻影响着产品的颜值,乃至企业的脸面。这就要求着合资企业不能机械地引进外国既有车型,更需要在诸如尾标这样的细节上做到完美。毕竟每个车主都不想让自己花几十万买回来的豪车,成为大家口中议论的那个“抠标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