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的工程律师那么少

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次试着从三个维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方面:法律与工程在思维培养方面的差异

根据国内的教育方式,法律与工程的差异比较大。
在高中学习阶段,可以简单分为文科和理科;学习课程的侧重点以及高考科目的侧重点就有大的差别。

为什么好的工程律师那么少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大学学习阶段,我国分为13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法学与工学是两个不同的门类,所学的知识、培养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在逻辑思维方面的培养相对接近。

法学毕业的大学生,在通过法律资格考试、并经过1年的实习期后,才能取得执业律师资格证,真正开始律师工作。
法律资格证是从事律师工作的最基础的门槛!

工学毕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建设工作。
经过几年的工作,可以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职称。
工程师是对水平的评价,不是从事工程工作的门槛。

第二个方面:律师与工程师培养的难度和时间

一个法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法律资格考试,毕业后1年后可以成为执业律师。
当然,律师还分等级的,律师的等级也是律师水平的一个评价。
一个好的律师是需要案件的磨练和时间的积累的。

根据该工程角色的不同,有不同的资格要求,也就是从业的门槛。
从事工程设计,担任相关负责人,需要诸如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等资格;从事工程施工,担任项目经理,需要一级/二级建造师资格;从事监理工作,担任专业监理工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需要监理资格;从事工程造价、工程检测等,需要相应的造价师、检测师等资格。

一个工学毕业的大学生,要成为一级建造师,首先要被评为工程师(一般需要5年左右),然后才能参加一级建造师的考试。

工程施工项目经理只有建造师才能担任,项目经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
从事设计的对技术方面的要求相对更高,从事施工的对管理/特别是施工组织的要求更高。

一个法学毕业的学生要较好地从事工程律师工作,他必须要具有基本的工程技术概念,要掌握施工组织管理的知识和实践。

实事求是地说,从法学跨界到工程,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做到一般了解相对容易,深入掌握还是非常困难的。
很多的基本概念需要系统深入学习,如果没有老师、没有时间、没有实习,很多时候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做到对工程一般了解,对于法学出生的律师,已经算不错啦!
这样在跟工程界交流时,至少有共同语言、不说外行话!
对于法学出生的律师,不要求深入掌握工程技术,但至少要懂得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管理的知识。
嗯,对于律师,一个重点是法律关系,工程各方主体的关系因工程而建立,因此需要掌握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方面的知识。

相对而言,从工程建设跨界律师,相对难度会小一些。
一方面,在工学的学习与工程建设工作中本来就涉及一定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如果一位建造师通过1年左右的学习法律知识、通过法律资格考试,这也就是证明了这位建造师具有了基本的法律思维,经过时间以及案件的磨练,可以成为一位好的工程律师!

第三个方面:解决工程建设纠纷的途径的差异

一个出生于法学的工程律师,具备相应的工程建设知识。
由于路径依赖的作用、以及不擅长使用工程界解决问题的手段,一般更倾向于采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工程建设纠纷,工程建设知识只是他使用法律方法手段的加分项,或者说只是使他更好更精准地使用法律手段。

一个出生于工学的工程律师,特别是曾经取得建造师资格、实际担任过项目经理的工程律师,同样由于路径依赖的作用,他更倾向于采用工程界解决问题的手段。
法律手段只能他的一个可选项目。
换句话说,法律手段只是他众多武器库中的一种。
那种手段方法或各种手段方法组合能更快、更有效解决问题,那就采取那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法律手段对他而言是一种加成效应、更可能是一种乘数效应!

跨界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工程与法律之间巨大的鸿沟!
成为一位工程律师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巨大的学习量、经历相当长时间的锻炼,需要好的机遇才能成为一位工程律师!
成为一位好的工程律师更是需要努力、天赋、机遇,以及长期工程、法律的磨练!

这也许是好的工程律师那么少的原因。
如果你遇到一位好的律师,请你好好珍惜!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