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的意思是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治是指治理,文景之治就是说汉文帝与汉景帝的治理,一般指盛世。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也是为后来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文景之治时期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影响:
首先是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从汉高祖即位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前后共62年间,西汉王朝实行的是中国古代堪称典范的轻徭薄赋政策,农民的负担是最轻的。从文帝十三年起,又连续免除全国田赋长达11年,在这期间,农民来自农业税的负担没有了,这在封建社会是绝无仅有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其次是人民富足,社会安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外,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仁义而后绌耻辱焉。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这样的安康和谐社会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
再次,经济发展,国家财政充实。由于经济得到发展和繁荣,国家财政与建国初相比,出现了天壤之别。如文景时,“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钱”。至汉武帝即位时,国家财政又上了新台阶。“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