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为:晋武帝司马炎对和峤说:“我想先痛骂王济一通,然后再封他爵位。”和峤说:“王济清俊豪爽,恐怕不会屈服。”司马炎随即召见王济,狠狠地骂了他一顿,然后说:“你知道羞愧吗?”王济说:“想到一尺布一斗粟这样的歌谣,我就会替你感到羞愧,他人可以和疏远自己的人亲近,我却不能使亲近的人疏远,因此愧对陛下。”
原文:武帝语和峤曰:“我欲先痛骂王武子,然后爵之。”峤曰:“武子俊爽,恐不可屈。”帝遂召武子,苦责之,因曰:“知愧不?”武子曰:“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他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疏。以此愧陛下。”
注释:和峤:字长舆,西晋汝南西平人(今河南西平。)为政清简,甚得民心,颇受武帝器重。王武子:即王济,字武子,太原晋阳人(今山西太原)。西晋大将军王浑的次子。爵:封爵。俊爽:清俊豪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尺布斗粟之谣:据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汉文帝刘恒的弟弟刘长谋反失败,被押往蜀郡,途中绝食而死,百姓作歌云: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后用“尺布斗粟”讽刺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