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两名大学生却隔空造了辆车(两名相距辆车巴哈大学生)

就算相距300公里,

一样能携手造出赛车。

楚天都市报今日获悉,

武汉两名大学生却隔空造了辆车(两名相距辆车巴哈大学生)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两名“00后”大学生在抗“疫”居家期间,

花2000余元造了一辆名为“启航”、

最高时速可开到80公里的“赛车”。

两名学生都来自武软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1802班,他们曾和团队同学一起亲手造过赛车。

其中廖宇航是学校“光谷之翼”车队的技术总监,参加了2019中国大学生巴哈大赛并担任车手,获高职组第七名。

廖宇航在学校训练

廖宇航在2019中国大学生巴哈大赛中驾车参赛

王龙曾是该车队的营销组成员,则参加了全国3D建模大赛获团队三等奖。

王龙在2019中国大学生巴哈大赛上代表车队接受采访

这次宅家太久摸不到车,爱车成痴的廖宇航觉得很无聊,3月初,他决心自己造一辆。

他向好朋友王龙透露了这个想法,同样爱车的王龙很感兴趣,两人便决定一起干。
家住监利农村的廖宇航负责技术,家住咸宁的王龙负责预算、材料的物色等。

廖宇航在家找到盖房子剩下的钢材,在修车店老板那里找到工具,就开始焊接底盘和车架。
由于只有最传统的焊机,与所学的氩弧焊不大相同,于是他自己摸索焊接技巧,练了两天就可以熟练焊接车架了。

在家毕竟不比在学校和工厂,很多东西没有,只能凑合。
廖宇航没有专业的护目镜,就用墨镜代替,眼睛仍受到刺激,发红、流泪,最严重时整晚睡不着。
为了省钱,赛车的发动机是淘的二手摩托车发动机。

两人经常在网上修改设计。
快递恢复配送后,他们网购了一些必要部件,包括轮胎、刹车、座椅、减震器、转向系统等。
配件到后,廖宇航加班加点组装,有时通宵都不睡。
从4月15日到5月1日,半个月时间,一辆小型越野车初见雏型。

王龙急着见好友,也急着想见新赛车,便骑着摩托车奔驰了300多公里,来到廖宇航家见证试车。

4月底,王龙骑摩托跑了300公里去见廖宇航

“当时车子算是完成了80%,车子虽然有四挡,但没有变速,上车挂二挡就会一直开二挡;没有油箱,用一个塑料瓶挂着代替。
”王龙说,在网上若买拉力赛车换挡的配件至少要大几百元,这超出了他们的预算,最后是廖宇航用钢管弯了个支架,又做了定位,加上自行车换挡线去拉挡位,成功实现了换挡功能。

这也成了两人最引以为豪的亮点。
5月中旬,廖宇航再次试车,跑出了50公里/小时的速度。

虽然车子看起来很糙,但两人对它的牢固和实用性很有信心。
“主要是没有安全场地、措施试车,它最高跑到80公里/小时应该没问题。
”目前正在广东学习修车的廖宇航说,他已和王龙商量好,待疫情结束返校,把“启航”带到学校,让学弟学妹们一起研究增强技术,寻找造车灵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