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7日,旋窑技改项目全面动工。外协施工队伍相继进入施工现场,鲁中水泥新项目指挥部从各个车间抽调关键人员也陆续到位,进入各个施工现场督查施工进度与质量。张硕被分配到预热器技改项目,他说来公司干十三年了,以前参加公司检修是在中控室负责调整参数,这次项目技改不同以往公司大修,从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新建,因此对他们这些人专业知识要求更高,工作责任心要强。他说当时有点畏难情绪,心理压力巨大,工作责任心没有问题,但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能不能满足要求却“没底”,万一出现问题怎么办?但是自己还不想放弃这次学习的机会,就自我安慰“谁还没有第一次”,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大不了让领导多“熊几句”。刚开始张硕对有些图纸都看不明白,更不用说监督施工,为了保证工作质量,他不断找段宜凯、李远芳等专工请教,从最初的平面知识,到抽象的空间细节问题一点点的学习,做好笔记,再自己消化。每天下午开完班后会,他再利用晚上时间研究第二天要用的施工图纸,张硕把各个注意点和重点问题都做好记录。
记得在盯靠C2A、C2B旋风筒焊接瞄固件时(俗称:扒钉),为防止瞄固件焊接不完全,而影响后续浇筑料施工质量,张硕每隔几个小时就带着小铁锤进入旋风筒内,挨个对旋风筒的1000余个瞄固件进行逐一检查,有时检查一天下来胳膊酸的抬不起来,手也肿胀的难受,但张硕还是以“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执着劲认真仔细的完成焊接检查,确保施工质量。他说第一次跟进室外作业,不论是经验、还是实操都没有经验,就得细心再细心,认真再认真,如果因为自己的疏忽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自己的良心过不去,这也不是致良知!
在参加项目技改过程中,张硕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在后期设备安装阶段,张硕又被调配到篦冷机安装及窑头施工项目中,这是整个技改工程中非常关键的项目。张硕说,因为新安装的是第4代篦冷机与原来3代篦冷机的操作原理完全不同,公司领导也没多少经验,而且有些图纸标注的都不是很明确详细,他一边与设备厂家对接,一边与段宜凯、李远芳等专工交流请教,双管齐下确保万无一失,决不能因人为因素造成返工延误工期,哪怕一个瞄固件安装都要仔细确认。张硕说,安装篦冷机很关键的环节是打浇筑料,篦冷机有很多篦板,通过篦板中的篦缝来出风冷却熟料温度,一旦出风效果不好会严重影响熟料产质量,甚至还会出现“堆雪人”现象,而浇筑料一旦掉进篦缝不及时清理就会凝固,需要把篦板拆下来一点点清理,清理难度非常大。为防止堵塞篦缝,张硕用塑料布、纸壳、木板一层层的覆盖,生怕浇筑料漏进篦缝。为确保万无一失,他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先检查一遍,哪里有洞赶紧补哪里。这些措施虽然保证了篦缝安全性,却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遮挡物都是易燃品,施工过程中掉落的焊花很容易引起着火,一不小心就有一个小火堆。张硕说:“篦冷机安装那段时间简直压力山大!
既当监督员,又当消防员,这里面一旦着起火来就是大火,里面还有20多口人在那施工,既怕堵了篦缝,更怕着火,每天下班后,施工人员撤出现场后,我再仔细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隐火点,如果不检查大家都走了,这些隐火点慢慢着起来外面又看不见,后果不堪设想。”张硕的一言一行都透射出一名重山人干工作的良知初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致良知”,也在这场技改攻坚战中得到了新的成长和收获……。
四十多年来,一代代重山人始终坚持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致良知”,以“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和行动为建设百年重山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淄川融媒通讯员 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