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生规律:此虫1年生出3~4代,以蝠在杂草中过冬。塑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产卵在顶端叶丛的叶柄基部,单粒或数粒在一起。4月中下旬孵化出小幼虫,潜入未伸展的叶中危害。在叶肉上觅食,蚕丝被拼接在一起,被喂食的叶子只离开表皮和静脉。当破坏严重时,整个园都是黄色的。幼虫生性活泼:受惊,即吐丝下垂,悬于空中。
(3)治疗技巧:
①清除虫源:秋天冬天扫除枯叶野草聚集焚烧,消除过冬。
②药剂防治:4~6月份的发生盛期,喷酒50%辛硫磷1500倍液。
③药物治疗:保护寄生性黄蜂并使青虫菌生物农药等。
二、桃天城俗名丈母虫。天蛾科,食性杂,危害油桃、李、花椒等树木,幼虫食量很大,常把部分叶子吃光。
(1)外形特点:
①成虫:身长34~36mm,体灰褐色,胸部后背表面有1条淡绿色纵纹。前面的翅膀较长,翅面3条较宽的横带纹,前面的翅膀为黑褐色的,后面的翅粉红色。
②卵:椭圆形,绿色有光泽。
③幼虫:身长80~85mm,黄褐色,虫体表皮角质,光滑。身体的两侧都有白线 。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带有斜线,第四部分之后为黄色斜纹条纹,且尾角较长。④蛹:身长45mm,黑褐色,尾巴有很短的刺。
(2)发生规律:此虫每年发生1~2代,以蜗在土缝中过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羽化。白天隐藏黑暗,晚上活动,交配产卵,一雌娥产卵400~500粒。第一代幼龄虫5~6月危害,第二代7~8月危害,9月后幼虫长大,在土中化蝠过冬。
(3)治疗技巧:
①清除虫源:秋冬翻树盘,消灭过冬。生长季节捕杀幼虫。
②药剂防治:于生长季节喷洒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5%顺式氰戊菊酯(来福灵)3000倍液。
三、褐卷叶蛾
俗称卷叶虫,舔皮虫。分布很广,此虫杂食性强,除危害桃外,还危害苹果、梨、李、杏等,常把叶片与果实粘连在一起舔食果皮,形成凹陷伤疤,影响果品质量。
(1)外形特点:
①成虫身长8~10mm,身体和前翼为深棕色,前翼基点,中带,端线为深棕色,后身翼灰褐色。
②卵:淡黄绿色。
③幼虫:18~20mm,头是方形,前面的背绿色,两角是黑色。
④蛹:身长10~12mm,浓褐色。
(2)发生规律:中原地区1年生出3代,幼虫在枝干缝中结白色茧过冬,4~5月,幼虫开始移动,以幼芽,花蕾,叶子为食,并将叶子缝在一起,然后粘在树枝或果实上。10月份,末代幼虫开始结茧过冬。
(3)治疗技巧:
①药物治疗:保护天敌寄生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杀虫剂。
②清除虫源:冬季刮翘皮,清除剪口处过冬基数。
③药剂防治:幼虫大量发生时,喷布20%杀灭菊酯2(000~
3000倍液,或甲胺磷1200~1500倍液,50%辛硫磷1000倍液。用糖醋液或果醋诱杀成虫。糖醋液配比为糖5份,酒2份,醋20份,水80份混配即可。
四、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别名折心虫、钻心虫。中国各地普遍发生。食性较杂,梨小食心虫是油桃的主要害虫,除油桃外,还危害其他各种果树。不但危害油桃嫩梢,还危害果实。在桃、李、梨、苹果混栽果园最为严重。梨小危害果树有明显的选择性,前1~2代,主要危害油桃新梢和果实,3、4、5代危害梨和苹果。
(1)外形特点
①成虫:身长8~9mm,翅展13~14mm,灰褐色或黑褐色,前翅黑褐色,前缘有8~10条白色短斜纹,在翅中间有1个明显小白点。边缘很直。两翅合并,外缘夹角合成钝角。
②卵:扁圆形,中间稍微凸起,长大概0.8mm,淡红。
③幼龄虫:身长10~13mm,淡的红色。
④:长7~8mm,黄褐色。
(2)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是l年发生4~5代.老幼虫在树皮的缝里,草根和表土中度过了冬天,它越靠近地面根颈处越多。
黄河故道地区3月上旬开始化,4月上旬出现成虫,第二代成年虫出现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之后世代覆盖,直至10月中创结束。每种虫持续时间是卵期3~6天,第一次可达8~10天,幼虫10~15天,蛹期7~9天,过冬代蝠期11~18天,成虫寿命4~10天,通常完成1代需25~40天。梨小食心虫危害的规律是第一、二代一般危害桃、杏、李的新梢,卵通常产在顶梢嫩叶上,也有产在桃、李、杏的果实上的,以油桃、桃为多。
(3)治疗技巧:
①清除虫源:在建园时,要避免油桃、李、苹果混和栽植,防治交叉发生危害。3月上旬前刮掉老翘皮集中烧毁。及时剪去被害桃梢,当看到嫩芽枯萎或蠕虫排出时立即剪掉,燃烧。
②捕杀成虫:用糖醋液或性诱剂诱杀成虫,特别是过冬代和第一代成虫趋性很强,利用性诱剂能大量杀死雄虫。
③药剂防治:在成虫高峰期开始喷酒0.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50%杀松乳油1000倍液。
④药物治疗:果实套袋,并开展药物治疗。卵期释放赤眼蜂、白僵菌,防止幼虫危害。
以上就是油桃树种植过程中易被虫害的症状,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技巧。雨后勤排水,做好防潮防湿,防止虫害等工作,所以还是要掌握一些科学防治技术,才能让油桃种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