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美(乡村之美浮石客家位于)

良溪村

在江门谈历史,良溪村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
作为罗贵从南雄珠玑巷带领36姓97户人家南迁珠三角时的最终落脚点,良溪村被誉为“后珠玑巷”,至今已有888年的历史。
“良溪”,旧称“蓢底”,坐落于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西北约两公里的山坳里。
近年,随着良溪村“后珠玑巷”名声渐起,越来越多罗氏后裔组团前来寻根。
每年清明前后,前来良溪村参与祭祀的人也越来越多,当中除了有来自珠三角等地的罗氏后裔外,还不乏特意从海外归来寻根的祭祀者。

田心村

乡村之美(乡村之美浮石客家位于)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客家人入迁鹤山始于清朝康熙中期。
时至今日,鹤山客家人口已发展到七万多人,分布在鹤城、双合、云乡等镇的240多条自然村中,也有不少客家人从这里出发,到了南美等地谋生、落叶生根。
而作为鹤山客家人早期的迁居地,位于江门鹤山市鹤城镇禾谷的田心村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客家风情,是鹤山保存客家民居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原始客家村落。

自力村

位于开平时塘口镇的自力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
村内有铭石楼、云幻楼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这些碉楼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兴建,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歇马村

因村场布局似“歇马饮泉”之状而得名,位于江门恩平市圣堂镇的歇马村自元朝至正年间立村至今已有670多年历史。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条并不起眼的岭南小村在过去的600多年里,曾有670人考取了科举功名,文有官至二品进士梁元桂,武有官至五品武解元梁开第,可谓文武双全,被誉为中国第一举人村。

石板沙村

石板沙村位于新会区睦洲镇东部,是西江上的一个四面环水的岛村,与大鳌镇隔江相望,出入需搭乘渡轮。
环岛水域沙多,出产最为肥美的黄沙蚬,每年清明前后,慕名前来寻味尝鲜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睦洲镇石板沙村的文旅产业发展可谓如火如荼,已成功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小岛,登岛旅游消费的人不断增加。

霞路村+浮石村

公元1279年,一场悲壮惨烈且影响深远的海战在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爆发,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崖山海战后,赵宋皇朝陨落,宋室宗亲的一些后裔却通过改名换姓的方式藏匿起来,最终在珠三角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现今江门就有几条这样的“皇族村”,其中较具规模的就是位于新会区古井镇的霞路村和位于台山斗山镇的浮石村。

霞路村 作为一条“皇族村”,霞路村全村户籍人口近4000人中,90%以上都是姓“赵”。
霞路村位于古井墟偏北一公里,由上联里、下联里、田寮里、五福里、仕路等五条自然村及天成圩组成,聚落呈“丁”字形分布。

浮石村 位于台山斗山镇的浮石村与古井镇的霞路村相隔50多公里,两村的开基始祖赵宗远和赵宗逞是亲兄弟,同为赵宋皇室的后代,两条村被后人视为兄弟村。
浮石村沿兰溪而建,由十个自然村组成,俗称十坊,村落建筑整齐划一,坊坊相通。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