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湿泡法干泡台该如何布置呢

最初,功夫茶泡法,不分干湿,统称功夫茶。
直到近年来,***的风向传入国内,干泡茶台和茶席流行,为了以示区别,才把原来那种水冲水流式的泡法,称为湿泡。
就是大家原来在茶馆里司空见惯的那种,一张茶盘,上面摆上茶杯的泡茶方式。
现在仍然有很多茶艺会所,茶馆,给客人提供的是这种湿泡法。
湿泡法,在相较于干泡法而言的。
(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干泡,是指,在泡茶的过程中,除了盖碗和公道杯中是有水的,其它地方,都是干的。
无论是茶盘,还是桌面上,要求是干燥的,漏了一滴茶渍,都要马上用茶巾擦干净。

干泡法,撤掉了原来的那种庞大的茶盘,把茶桌的空间给留出来了。
没有了占据大面积的茶盘,大家可以把茶桌给布置起来,布置得文艺一点,文雅一点,插个花,养个菖蒲什么的,增添一些闲情逸致。

相对于湿泡法干泡台该如何布置呢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种从***流行过来的干泡法,现在正在盛行于各大饮茶爱好者的家里。
村姑陈的读者之中,就有一大批,是干泡法的忠实拥护者。
上几张读者来图,一观便知。

那么,干泡台该如何布置呢?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些朋友们,把自己的干泡茶桌,布置得非常的有情调,趣盎然,光是看着,就想前去坐一坐,聊几句,再讨杯茶喝。

有几件硬件,是一定要买回家的。

1.茶席要想布置一张漂亮的,温馨的干泡茶桌,必备的一定是一条茶席。
这条茶席,可以是麻的,也可以是防水布的,也可以是棉布的,看每个人自己的喜好。
茶席的尺寸,宽度是固定的,有20厘米、30厘米、50厘米等几种。
长度,按自己家的茶桌长度来挑选。
通常,茶席要略长于自己家茶桌,两端各垂一点下去,方才好看。

在茶席的颜色选择方面,村姑陈的建议是,根据季节来置放相应颜色的茶席。
春季,那就桃红柳绿,或者鹅黄嫩绿。
夏季,可以是天青配榴红,可以是素白配深绿。
秋季,层林尽染,五谷丰登,那就是大地色系的黄色为主,配上白,红,或者绿,灰,都行。
冬季,万物封藏,茶桌上可以铺灰色,深绿,赭石这些深色系,在桌上插上几枝殷红的南天竹,几枝鹅黄的蜡梅,几枝葱白的水仙,甚至路边随手采的一枝山茶花,这场景,便是再美的消寒

2.小茶盘&壶承干泡法,虽是没有了大茶盘,但小茶盘还是要有一个的。
要不然,盖碗没地方放置,盖碗上滴落下来的茶渍,也没有暂时承接的器皿,就会直接滴落在茶席上,影响美观。
这个小茶盘,只需要比盖碗大一点就行,不必大太多,基本上,它只是起到承托盖碗的底座作用。
也有喜欢使用紫砂壶的人,称它为壶承。

小茶盘的材质,可以选择陶瓷的,选择竹质的, 选择石材的,选择紫砂的。
村姑陈就在景德镇买过一块砚台壶承,很喜欢,也不嫌重,千里迢迢背回家去。
小茶盘的形状,可以选择方的,圆的,椭圆的,甚至,异形的。
总之,只要小茶盘的整体风格、色系,与茶桌的整体风络相适应,相匹配,那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并且,这个小茶盘,还能成为茶桌上的点睛之笔。

3.盖碗茶桌的灵魂,非盖碗莫属。
村姑陈在这里定义的灵魂,并不是美观,或者漂亮。
村姑陈定义的,是尺寸标准,和材质适当。
盖因我们铺设茶桌的目的,便是想得一碗好茶。
而一碗好茶之能得,盖碗是关键因素。
一只好的盖碗,要轻便,不烫手,要度量标准,要灵活趁手。
水冲入,盖上盖,便即能出汤。
这才是好盖碗的本色。

盖碗千万不能选择紫砂。
粗陶很古朴,但能修饰茶汤中的缺陷,该不该选择,端看自己是要喝原汁原味,还是要喝化过妆的茶汤。
玻璃的盖碗,尤其是***产的,很漂亮,可以选择。
要说最能呈现茶汤的原汁原味,自然,非白瓷盖碗莫属。

白瓷盖碗,也分很多种,有手绘的,有手工坯的,有机压坯的,有贴画印刷的。
村姑陈选择的是最接地气的素面白瓷盖碗,光面无花,便宜,好用,就算不小心磕坏了一个角,也不会心痛。
爽快地拿去养铜钱草,再从柜子里拿个新的。

4.公道杯公道杯的选择,也是材质和尺寸两方面的问题。
材质,若是粗陶和紫砂,一样能起到吸香和修饰茶汤缺陷的作用。
该不该选,看大家自己。
村姑陈的建议是,为了能仔细地看清茶汤的清澈与否,茶汤的白毫多与少,选择玻璃材质的公道杯,更适合。

有一种锤纹的,茶汤盛在里面犹如玉碗盛来琥珀光,流光溢彩,分外夺目。
当然,白瓷的公道杯也不错,尤其是细高的公道杯,犹如天鹅亭亭玉立,别有一番风味。

公道杯的器形,大致分为有柄和无柄两种。
有柄者,防烫效果好。
无柄者,需要有使用技巧,否则极易烫到手指。
从前的公道杯,流行大肚矮款,近年来,引进了各种新款,有树根状的,有斗笠状的,有四方形的,有三角形的,有圆柱形的。

无论选哪一种形状,村姑陈要建议大家,使用干泡法的茶友,最好购买嘴长的公道杯,这种长嘴形的公道杯,倒茶时,回收好,多余的茶水不会顺着杯嘴流下来,滴入下面的茶席上。

当然,有的茶友心细如发,一手公道杯,一手茶巾,边倒边擦拭公道杯底部,把茶水擦得十分的干净。
有这样的好习惯,自然是长嘴短嘴,都能驾驭了。

5.品茗杯品茶杯,是整个冲泡流程的最后一个道具。
当茶汤倒入品茶杯,你便可以美美地喝到一杯香淳的茶汤了。
此时,茶杯的选择,便特别有讲究了。

首先,茶杯的材质,也会影响着茶汤的口感。
如果是紫砂,或者粗陶,这种会吸香气,会修饰汤水中缺陷的材质,仍然会让你喝不到一杯原汁原味的茶汤。
当然,如果原本就打算喝化过妆的茶汤,那选择这两种材质,便无可厚非了。
正常情况下,建议大家购买陶瓷的茶杯,内里是白瓷的为最佳。
白瓷杯,能看清茶汤的颜色、稠度,以及汤中的白毫。

玻璃锤纹的小茶杯也不错。
有阳光的下午,坐在窗边泡一碗茶。
琥珀色的茶汤,倒在玻璃锤纹杯里。
举起来对着阳光,但见晶莹剔透,光华流转,明艳不可方物。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方才知道,这一句,拿来写茶,也是很合适的。

选好了品茗杯的材质,接下来是选款式了。
从前流行的功夫茶杯,是小碗杯,像一只小碗。
扁扁的,坦坦的。
这种器形,茶汤容易冷却,当然,也容易散失香气。
现在流行的,是高一点的杯子——既能尝汤,又能闻香的瘦高型的茶杯。

端一只高杯,仿佛捧着一只长颈天鹅。
还能像喝酒那样,端起来轻轻晃荡几圈,闻个香,再观察一番茶汤的稠度和挂壁情况,再慢慢喝下去。
岂不美哉!

6.茶盂干泡茶席,必不可缺的,还有一个道具——茶盂。
对于从前的湿泡方法而言,泡茶所产生的废弃水,全部冲入茶盘,流进下水管流走了。
而现如今,干泡了,废水不能往茶盘泄了,便需要一个能摆放在桌面上的,储水容器。
这个容器,便是茶盂。
也有人称作水盂。

这个盂,可以是大肚扁圆形,也可以是瘦高瓮形。
可以是陶土材质,也可以是陶瓷材质,甚至可以是紫砂。
嗯,这里是可以用紫砂的。
只要方便端倒,轻巧趁手,便可以了。

7.花瓶小花瓶,是干泡茶桌的点晴之笔。
一只小小的花瓶,可以是细颈高瓶,也可以是大肚矮瓶,可以是美人耸肩瓶,也可以是梅瓶。
材质也可多样,可以陶,可以紫砂,或以青花,可以白瓷,可以汝窑,可以青瓷……尺寸不必太大,高度在15厘米以内。

灌上一点水,随手插进去一枝路边采来的野花,或者树上的一枝虬枝,或者红豆累累的南天竹,甚至,院子边上的两枝狗尾巴草……便十分有意境。
连带着整个茶席,也瞬间高大上起来。
风雅,便从这只小瓶,这枝花,席卷而来。

干泡,是现下的流行与时尚。
干泡,还涉及到茶席的布置,这里面更包含着美学的一部分。
有了干泡,让我们对喝茶的场所,喝茶的情景,有了更加深入的要求和认知。
未来,干泡应该会更加有风情,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研究和创意出更有趣,更风雅的干泡茶席风格。
是去繁就简,还是回归古朴?让我们试目以待。
(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