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供热效果,热源是基础。今年我市城区共有163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面积,热源主要来自晋能、东义2家热源厂。10月11日,在两家热源企业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供热前的最后准备,对各类管道阀门、配电设施进行例行巡检,中控数字化调控装置已投入运行。
晋能孝义煤电有限公司运行值长 曹辉我们提前进行了储煤工作,目前煤场能够满足发电供热要求。在非供热季,开展“冬病夏治”工作,进行了计划检修和改造,目前具备供热条件。
东义热电厂常务副总经理 雒玉琦我们从4月份开始,着手对锅炉、除尘器、脱硫塔等设备进行了全面大修,目前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启动。
据了解,热源出厂后经过首站换热站,将把达到标准的高温热水送到城区304座换热站,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由于长距离供热,管道中压力较大,因此首先要进行打压试水,保证供热期运行安全。通过水在管道内冷循环,排查管网和供暖设备是否异常。市热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一次管网已全部完成注水作业,近50%的换热站也已完成二次管网注水、打压,进入冷运行状态。
市热力公司生产运行部部长 路建强换热站二次管网注水从10月1日开始,预计10月20号注水全部完成,具备冷运行条件。在此期间提醒广大用户家中留人,发现有漏水现象及时联系物业或拨打客服电话7654222,保证11月1日正常运营。
换热站的热量接收效果,直接影响后期居民用热温度。在做好上一采暖季问题治理的同时,市热力公司同步推进设备维保、技改、人员培训和智慧供热中心系统提升工作。通过系统升级,智慧供热中心具备了热源保障、服务监管、能耗管理、全网平衡、智能调控等功能。在采暖季,根据各换热站上传的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信息,在智慧供热平台上设定供热温度数值,一键触发,全市供热“神经”迅速启动,同步输送热量。同时,将根据天气变化及居民采暖方式不同等实际,及时对每个换热站进行远程调度,实现全市供热一张网、东西南北热均衡,保障市民温暖过冬。
/银溪 祥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