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河与孝子桥的来历(孝子父亲浙江日报县令受刑)

小越街道西部福祈山西麓有一个村落,原名大山下村,现名新宅村。
村中有一条小河,东西流向,名孝子河;河上有一座小石桥,名孝子桥;桥边称孝桥头。
这孝子名的来历着实令人惊叹。

清代,大山下村有一村民叫陈福德,年纪轻轻,力田孝亲,村民多有赞扬。
陈福德在自家少有的一些水田里,中间种水稻,边上植荸荠,以增收入。
清雍正六年(1728),他看到自家田里有一小块的庄稼长得特别茂盛。
他甚感好奇:同样的土壤,同样的种子,同样的施肥,为何长成异样呢?他不得其解,就问了父亲。

父亲听到陈福德的发问,先是一愣,定了定神后心想:自己的儿子,说出实情也无妨。
于是,父亲战战兢兢地说:“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看到自家田里有黑影在晃动,我不知道是人还是野兽,但断定在偷荸荠。
于是,我就一铁耙打了下去。
走近一看是个小孩!
我就吓怕了,唯恐被人发现,就慌忙把尸体深埋在田里……”

孝子河与孝子桥的来历(孝子父亲浙江日报县令受刑)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陈福德一听就慌了神。
心想:这还了得!
“爸,怎么可以这样呢!
”这是撕心裂肺的呐喊。
晚上,陈福德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他认定:***犯法,理应受罚;死者屈辱,该当昭洗。
第二天,陈福德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向官府报告了父亲***匿尸的案情。
告发后,陈福德对父亲孝敬有加,不让父亲干重活,“晨则省,昏则定”,一日三餐端饭给父亲……同时他忐忑不安,担心着可怕的事情发生。

两天后,陈福德的父亲被官差带走了。
陈福德虽自感无措,但心如刀绞。
又过了几天,上虞县衙开庭,县令当众宣布,陈福德的父亲已如实招供,***无疑,当日午时三刻问斩!
陈福德一听,顿觉天昏地暗。
他早已思量过:如果父亲死了,不就是被自己害死吗?再有奶奶和妈妈怎么办?陈福德毅然地走到县令跟前,扑通一声跪下,连磕三个头,坚定地说:“恳请老爷,为儿愿代父受刑。
百善孝为先,请老爷成全!
”县令也知道,陈福德父亲并非十恶不赦之人,***大有误失成分,匿尸实为胆小,但***偿命,天经地义。
县令看了一眼陈福德,见他视死如归,心想:陈福德告发父亲,属于大义灭亲;今天替父受刑,可谓孝感动天。
那就成全他的美德吧,让他舍生取义……

陈福德代父受刑后,大山下村民感佩万分,筑孝子墓、立孝子碑、命孝子河、建孝子桥。
如今,孝义文化在新宅村沿路宣传牌里、文化礼堂内熠熠生辉,更在村民的言行中充分彰显。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