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正撞、侧撞、偏置碰撞后 你的电动汽车安全吗?(碰撞偏置试验新车电动汽车)

[懂车帝原创 产品]日前,懂车帝获来到了哪吒U Pro参与C-NCAP碰撞试验后的现场,面对三台分别经过完全正面碰撞试验、40%偏置碰撞试验、侧面碰撞试验后的拆解车辆,它们状态究竟如何?

完全正面碰撞试验

完全正面碰撞试验

新车|正撞、侧撞、偏置碰撞后 你的电动汽车安全吗?(碰撞偏置试验新车电动汽车)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气囊瞬间弹开

完全正面碰撞试验车辆变形状况

完全正面碰撞试验车内部状况

完全正面碰撞试验是为了模拟车与车正面碰撞的场景,此次试验将车速提升至50公里/时,让车头正面100%与刚性壁障进行碰撞,之后检测前/后排假人的受伤情况。
C-NCAP测试成绩显示,前排假人头部、颈部、大腿部分得到满分,胸部得分2.85(满分5分),小腿得分1.347分(满分2分)。

发生碰撞后,冲击力经前后纵梁、门槛梁、中通道纵梁以及横梁等结构分散传递到整个车身。
对于车内乘客而言,安全气囊和预紧限力式安全带形成联动,是有效避免伤害的关键。
从图片可以看到,试验车辆的正面安全气囊已经打开,车内前部零部件完整,未对车内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完全正面碰撞试验后三个车门正常打开

完全正面碰撞试验后右前车门开启受阻

与此同时,碰撞发生后,车门能否正常打开也至关重要。
通过现场测试,左侧两个车门和右侧后车门可以完全正常打开,并且开门角度未受到影响。
不过,右前车门结构稍有变形,正常力度只能开启比较小的角度。

完全正面碰撞试验电池包未变形

副车架后端三角臂和横梁可以有效保护电池包

电池包未变形

至于完全正面碰撞是否会对电池包的安全构成威胁,则要考量位于底盘下方的电池舱结构的设计。
对于此次参与碰撞的车型而言,副车架后端三角臂和横梁可以有效保护电池包,同时电池包与车身纵梁、横梁有10个连接点,固定相对牢靠,因此拆卸下来的电池包未观察到变形。

40%偏置碰撞试验

40%偏置碰撞试验

40%偏置碰撞试验

40%偏置碰撞试验后拆解车辆状况

40%偏置碰撞试验后车辆受损情况

40%偏置碰撞试验是为了模拟车辆左前侧与另外一辆车碰撞时的场景,此次设定试验速度64公里/时,碰撞产生的能量几乎都是要车辆一侧的纵梁来吸收。
C-NCAP测试成绩显示,前排假人头颈部和大腿均得到满分,胸部得分2.61分(满分4分),小腿得分3.378分(满分4分)。

通过碰撞视频截图可以看到,碰撞瞬间,前安全气囊正常弹出,而通过拆解后的现场照片可以看到,前风挡玻璃受到前机舱盖的冲击出现裂纹,左前纵梁和副车架在吸收能量后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此外前机舱与驾驶室间的防火墙出现一定范围的变形。

侧面碰撞试验

侧面碰撞试验

侧面碰撞试验

侧面碰撞试验是为了模拟十字路口交通事故场景,此次侧面碰撞试验,设定碰撞台车质量1.4吨,碰撞速度50公里/时。
C-NCAP测试成绩显示,前排假人头部、胸部、腹部、骨盆均得到满分。
后排假人头部、腹部、骨盆得到满分,胸部得分0.865(满分1分)

碰撞发生后,车内侧气帘及时弹出,需要强调的是,如今有一些新车可以选装A柱内侧的电子后视镜,但它的安装位置或许会和安全气帘冲突,所以建议消费者选装前详细了解这两样配置能否同时配备。

侧面碰撞试验后车辆状况

侧面碰撞试验后车辆状况

车门夹层有一根斜置加强梁

侧面碰撞后气帘弹开

侧面碰撞发生后,车辆左侧受力面有变形,好在车门夹层的一根斜梁进一步阻止门板变形,减少了对驾驶室的侵入程度。
与此同时,左右两侧的前纵梁与车身地板纵梁、 副驾驶与前门防撞梁、门槛梁形成四条纵向传力路径,是车门防变形的关键结构。

有了这样的结构,发生碰撞后,冲击力经前后纵梁、门槛梁、中通道纵梁以及横梁等分散传递到整个车身,有效增强整台车的结构稳固性并减小了对于乘员舱的冲击。

在电池安全方面,该车电池包和门槛梁间有280毫米的间隙,能够吸收来自侧面的碰撞能量,所以在280毫米的安全距离内,不会直接撞击到电池包。

看到这一系列图片,是不是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当然,这也只是在恒定条件下的模拟试验。
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由于它的结构与传统燃油车不同,不仅要考量对车内外人员的保护,还要考量电池舱的安全冗余,消费者在选车时不妨多关注这两点。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