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时隔20年记者重访深圳守钟人卜兴财(大钟塔钟记者楼顶华联)

位于深南中路华联大厦楼顶的4个大塔钟被称为“深圳第一大钟”,新、旧塔钟至今已连续运行了整整32年。
32年风雨无阻,一分不差,被深圳市民亲切地称为“深圳城市的形象”之一。

近日,采访了20年如一日守护大钟的卜兴财。

时隔20年,他依然“坚守”

新春走基层|时隔20年记者重访深圳守钟人卜兴财(大钟塔钟记者楼顶华联)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年前,深圳商报第一次采访守钟人卜兴财,听他讲述了他和大钟的故事。
2001年11月,位于深南中路上的华联大厦楼顶上的4个大钟已运行了整整12年,每天早上7时到晚上10时,每隔一个小时打点一次。
这4个大塔钟风雨无阻地为市民服务。

卜兴财

2001年11月18日,在华联发展集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找到负责管理这些大钟的第三任“守钟人”卜兴财。
当时35岁的卜兴财在那年5月份才接手“守钟”工作。
他感到这份工作干起来十分自豪与光荣。

据了解,华联大厦有25层,楼高108.8米,1989年大楼竣工后就在楼顶安装了4个大塔钟,当时被誉为“亚洲第一大钟”,现在仍是“深圳第一大钟”。
这个“深圳钟王”专门有一个机房控制,里面有一个“母钟”控制4个大塔钟,在华联大厦周围的四面都可以看到准时的钟点。
大钟的直径8米,分针长2米,时针长1.5米,钟针的宽度为半米,有32个大喇叭同时将钟声传播出去。

当时,卜兴财对深圳商报说:“在我之前有两人负责管理大钟,第一任叫徐庄,他在这个岗位干了4年,在综合物业部当经理;第二任是张汛,在这个岗位上干了8年,在工程部当经理。
我们3人像接力赛似的跑了12年多。
”那套大钟已运行了12年多,按卜先生的说法是“这些可爱的大钟已经进入了‘中年’,因为生产大钟的上海电工厂目前已不再生产这种大钟了。
据前两任讲,这些大钟的寿命是20多年。

华联大厦楼顶的大塔钟。

当时,那套大钟走时非常准确,最大误差不超过2秒,它地处深圳繁华地段,很多深圳人和外地客人走到它周围时,都拿它对时。
卜先生当时对介绍说,他每天按中央电视台的报时对“整点”。
他说,上个月大钟的分针照明忽然不亮了,是驱动变速箱的轴承坏了,一些热心的深圳人马上打电话过来,他们关心这些大钟的“健康”。
由此,华联物业部门的人员马上行动,很快就让大钟的照明亮起来。

20年后再相逢,钟换了人依旧

20年后,深圳商报再度采访了守钟人卜兴财。
卜兴财,1966年出生,湖北十堰人。
他对说:“2014年,山东烟台持久钟表集团为我们量身定做了一整套大钟。
以前那个大钟时钟信号由母钟自己产生,误差两秒。
现在这个大钟由北斗卫星授时,分秒不差。
现在的新钟密封了,不怕台风了。
以前那套大钟是日光灯管照明,现在这套大钟是LED照明,既明亮又省电。
”在现场看到,通向大楼平台有铁制梯子,随卜兴财上了楼顶。
楼顶平台有1000平方米,上面有新钟的四面塔钟。
现在母钟在一个工作室里,由电脑系统控制,干净、整洁。
现在大钟的发声系统采用扬声器,不用大喇叭了。
卜兴财现在每天仍要巡查。
他现在是工程师了,职务变了,但岗位没有变。

卜兴财依然话不多。
在工作间,他娴熟地操纵着电脑。
在大楼平台,与这位普通的劳动者合影,纪念与这位守钟人20年后的重逢。

走出华联大厦大楼。
正值中午12时整,楼顶的钟声又悠扬传出。

“深圳第一大钟”和守钟人是深圳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很好诠释。

编辑 高原

(作者:深圳商报 关键 文/图)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