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发展带来新希望(相机和田箜篌光明日报游客)

7月24日,日头初升,为新疆和田县罕艾日克镇的白杨罩上了一层暖色的光晕。
家住沙田小区的排孜古丽·肉孜托乎提起了个大早,赶到离家不远的县鞋辅材产业园。
她坐在熟悉的工作台前,拿起小刷子,娴熟而仔细地给鞋底上胶。

去年10月,21岁的排孜古丽·肉孜托乎提成了这家企业的员工。
培训期每月700元,转正后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让初尝工作滋味的排孜古丽·肉孜托乎提获得感满满。
“家里只有3亩地,从前辛苦一年也没有什么收入。
现在只要好好工作,一年就能挣1万多元,家里的日子一定能越过越好。
”她笑着说

从人均耕地不足亩的和田,到令人神往的阿勒泰;从苍茫的帕米尔高原,到“西域襟喉”哈密。
在这片占祖国面积六分之一的古老大地上,民族团结、幸福安居、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正让人们的生活不断孕育着新希望。

新疆:发展带来新希望(相机和田箜篌光明日报游客)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大美新疆放心更暖心

“您好,相机收到了吗?”

“已经收到了,非常感谢您,李警官!

“相机有没有破损,存储卡没问题吧?您的照片应该都在。

“相机完好,非常感谢!
为敬业的干警点赞,为平安新疆点赞!

在范丽琼失而复得的相机里,不仅收藏着大美新疆的壮丽景色,更收藏着新疆人的善良热心。

一周前,和家人来新疆旅游的范丽琼在准备前往喀什时,发现相机不见了。
看到站前广场不远处的便民警务站,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案。
“火车就要开动,我和家人急急忙忙上了车,心想这相机多半是找不回来了。

没想到,火车还未行至吐鲁番,范丽琼便收到“相机找到了”的消息。

平安稳定是众望所归,更是民生福祉。
一批批“访惠聚”驻村干部把忠诚镌刻在广袤边疆,把真情播撒在天山南北,为基层注入了发展力量。

110多万名干部职工走进基层与各族群众结对认亲。
仅2018年,新疆干部职工就为各族群众办就医、就学、就业、发展生产等事项数百万件。

如今在新疆基层,村“两委”班子更加有力,基层党组织正成为服务群众、带动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越千年往事赏别样风情

安静的夜空满天繁星,箜篌乐曲回荡在沙漠上空,悠远而动听……这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举办的沙漠箜篌星空音乐会。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漫漫黄沙,满天星辰,古韵飘飘,琴音绵长,真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江苏游客赵梦凡说,这是她第一次在沙漠里欣赏箜篌音乐会,穿越千年的旋律在耳边回响,叩人心扉,这感觉太震撼了。

和赵梦凡一样,越来越多的游客用脚步丈量着新疆之大,用心灵感受着新疆之美。
去年,新疆接待境内外游客超过1亿人次。

盛夏,新疆各地的夜市纷纷开张,和田夜市汇集美食、歌舞和特色产品等,可谓新疆旅游的一张名片。
而在北疆的哈巴河夜市,走进当地歌舞团的专业演出车,舞台、音响、灯光等专业设备一应俱全,食客可以边吃边看。
居民、游客、演员同台共舞,好不热闹。

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新疆和静第二十二届东归那达慕大会、新疆昌吉玛纳斯清水河哈萨克族乡第三届草原文化旅游节……夏日的新疆,吸引着各地游人。

快速发展获得人们点赞

在喀什老城的一家木器店,老板吾斯曼江·玉山一大早就把店内打扫干净,准备开张。
从五六平方米到四十平方米再到一百二十平方米,越来越多的游客让吾斯曼江·玉山一家人的生活大变样。
良好的社会环境,带来稳定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去年10月初,我们投资200亿元建设的产业园项目落户乌鲁木齐,这是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的重要布局之一。
”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介绍,从签约到奠基,项目只用17天就“落子”新疆。

7月25日结束的“一带一路”中国鞋业发展大会暨新疆和田鞋革产业投资洽谈会上,两天时间,全国300多家鞋业企业达成落地投资项目18个,总投资额达17.1亿元。
和田开始朝向丝路鞋都迈进。

“禾木是我理想生活开始的地方和实现的地方。
这里就是我梦中的乡村模样。
”3年前,“90后”姑娘达娜从广州来到阿勒泰禾木村,和男友一起创业投资,经营民宿。
“3年来,我们和当地人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过着诗一般的田园生活,民宿接待的客人也越来越多。
”达娜相信,无论是美丽的新疆还是自己未来的生活,都充满着机遇和希望。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28日03版)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