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上牌”一次“上牌”保3年
此前,自去年6月以来,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采用社会化合作方式,按照“物联网+治安管控”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电动自行车的身份识别和有效管控。经一年试点建设,该系统成效凸显。统计数据显示,试点的巨鹿、平乡两县电动自行车盗窃案破案率大幅提高。
市公安局负责人表示,将对电动车采取自愿“上牌”方式,一次“上牌”保3年。群众可给车辆加装电子防盗设备,并通过公安局指挥中心搭建的物联网治安管控平台,对其实现“按图索骥”、精准定位,从而帮失主迅速找回电动车。如果被盗车辆在30日内未能找回的,办理相关手续后,车主到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确保群众损失降到最低。
据介绍,这一做法是借鉴了温州市治安管控经验,与浙江天地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巨鹿、平乡两县进行了试点。警方表示,此做法融合大数据推进电动自行车防控体系建设,做到了车在线,网相联,车在网中,行车轨迹一目了然,全力打造“智慧新警务”。
物联网+治安管控应用前景广泛
“想不到就给车上了个牌,我的车一天之内就给找回来了!
电动自行车再也不怕丢了。”7月5日,在巨鹿县公安局观寨派出所,车主赵丙瑞望着失而复得的崭新三轮车十分感慨。
了解到,电动自行车物联网治安管控工作在提升破案速度的同时,也使被盗电动车即使被“伪装”也无处遁形。巨鹿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吉立勇介绍,5月25日,指挥中心接到失主报警,称他的三轮电动车被偷,民警立即布控。5月31日早上7点多,办案民警发现该被盗电动车触发平台报警,立即驱车前往,民警在任县南留寨村将这辆疑似被盗车辆拦截。当时,车上悬挂的号牌已被去除,车的大灯被更换,车身也已被重新刷漆。民警通过存档资料,确定该车就是失主丢失的电动车,立即将嫌疑人连同车辆一起带回。
“‘物联网+治安管控’模式,好比架设了一条治安基础工作大数据高速公路,各类治安要素数据都可通过‘大数据’‘云分析’,实现对社会治安的精准管控。”据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对运输危爆物品的车辆,也可以用类似的模式实现实时定位;还可以制成老年手环、小学生校徽,为寻找走失老人、失联学生提供方向指引、精确定位等,以有效提升社会治安治理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