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路沿石常用于市政道路,因其价格较普通混凝土路沿石稍高。市政单位所称的“高定”,实际是指根据道路转弯半径定制模板下料。虽是定制,但市政道路所用的转角路沿石规格基本常见,模具可重复利用,厂家也可补发。因此,对于市政单位索要的高额更换费用,我们需持怀疑态度。
我目前的工程正处于市政道路路沿石施工阶段,所用材质与涉事路沿石相同。从我提供的合同成本价可以看出,我们施工的花岗岩路沿石综合单价仅为 102 元/m,这已包含路沿石施工的基础垫层、材料费、人工机械费和安装费。而且,这种转角路沿石在工程量清单中通常不会单独计取,一般按照延长米计算。我们简单估算一下,就拿实际要更换的长度为 10m 来算,也就才 1000 块钱啊,就算是加上额外的运费、人工和机械费用,顶多 2000 块钱也能搞定了。所以,对于市政单位索要近一万的高额更换费用,我只能说这真是市政等垄断单位的一贯套路了。
无独有偶,这种事情之前也有发生过。之前就有发布过四川宜宾一驾驶员不慎撞坏市政道路上 5 节共计 15 米护栏,根据赔偿明细表,损坏中央隔离栏杆价格为每米 1800 元,15 米总价 27000 元。明细表还包括材料运输费 20000 元、工期损失费 30000 元及 20 名工人的施工费 10000 元等十项费用,共计 106630 元。
后来经过媒体发布事件发酵,市政上级交通部门才承认虚报近 10 万元。后经协商,双方最终认可赔偿金额为 11950 元,包括 15 米护栏每米 750 元和 2 名工人的施工费每人 350 元。
对于公共设施损坏赔偿要价高的问题饱受诟病,也揭露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定价混乱的现象,根源其实还是在于价格不透明,流程不规范,主管部门行事强硬导致的。
这种“天价道牙、天价栏杆”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价问题亟待解决。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说,损坏赔偿是义务,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知道赔偿定价标准,要的是客观、公正、透明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