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了,窗外唯一的一株法国梧桐兀自立在街边,枯黄的叶儿在寒风中摇摆,一阵风起,几片瑟瑟发抖的叶便抛弃它的枝干随风瓢落。一片梧桐叶落在放满东西的修车摊上,修车男人正蹲下身子查看人力三轮车的轮子,车夫站在一旁等待着,不时和男人搭讪。一个女人骑着车到摊前,车筐里放着饭盒,停稳车,女人将饭盒里的饭菜拿出来,将拥挤的车摊整理出一个角落,端出热腾腾的饭菜,饭菜在冷冷冬日寒风中冒着烟,女人立即挽起袖子换修车的男人吃饭,那修车的男人来不及洗手就端起碗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这是多年以来我常常见到的一幕,他们的修车摊就摆在我母亲家门口的街边。每天我上下班都会路过他们的车摊,习惯了他们的存在。这一对中年夫妻在这条狭窄的街边修自行车已经好些年了,听说他们是失地农民,土地被征用以后又给他们赔付了一套房,在城里的一个搬迁小区内安置。大概从失去土地的那一天起,男人就开始操起了修车的营生,在街边给人修车,女人总是守在男人旁边,生意好的时候,女人也干活。下雨的时候,他们会撑起一把大的油布伞,遇上暴雨或者绵绵的小雨天,他们就停工。夏天,法国梧桐的树荫和油布伞给了车摊一片阴凉,没事的中午时分,男人就躺在一把很旧的躺椅上睡觉。偶尔我也看见男人捧着一本书看。无论春夏秋冬,他们的车摊都会准时的摆好,除了春节和下雨,几乎不落下一天。
我经常在他们那里给车加气。修车的男人平时很沉默,性格比较内向。他性子急燥,有时会和修车的人拌两句嘴,争论一阵,那些个拉三轮车的人、修自行车的人有时也会来找点麻烦。女人爱和人聊天,说说笑笑的,性格开朗,每当男人和顾客拌上了,她会说两句好话,消消他们的气。两人还有个儿子,我从没见孩子出现在车摊旁边过,只听女人说孩子已经工作了。谈到儿子,女人的眼里总是充满着母爱,嘴角总是带着笑意。男人每天和车轮辘轳打交道,衣服上尽是油污,很难见他穿干净的衣服。女人也没什么象样的衣服,穿着朴素但干净。女人每天陪着男人来摆摊,除了买菜做饭,她在车摊旁打杂,和他在一起。女人眉目清秀,在过去一定也是不愁嫁的农村姑娘,嫁给他,可曾向往过另一种生活?是什么让女人留了下来,再辛苦也守着他?我无从知道。也许女人就没有过别的思想,只想和这个男人在一起过日子,苦或者甜。我没有见男人骂过她,对她凶过,也没见他们吵架红脸。

母亲时常用他们说事:“看他们真是牛郎织女,两人总守在一起,这么多年了。”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可这对夫妻平平静静地守了这么多年,眼见多少繁华凋落,多少新人变旧人,多少昨日欢爱成空,多少红绡帐里的鸳鸯早已无处可寻,他们的日子还那样过着,平实得象一杯水,不用修饰和铺排,就日复一日的挣钱糊口,靠那点收入艰难维持生计。他们彼此相守着,恩爱着,纵是仅能糊口,也一样情愿。而现实呢,很多人什么都不缺了,婚姻破裂了。钱多了,人的欲望也多了,人的心思复杂了。贫贱夫妻共不得苦,富贵男女同不得甘。
修车小摊的夫妻,那女人对那男人真是好,一种嫁了鸡就随鸡的从容,有了这男人和孩子,就是她的全世界,再苦再累也无悔;男人有了这女人,他是有福的,他从此安心,修车那点辛苦算什么?
拥有着太多的物质和金钱,但缺少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感,很多人过着这样的生活。我仿佛从在这对修车夫妻身上找到了爱情和生活的朴实与满足,那正是浮躁的我们所没有的。
这个路边的修车小摊弥漫着温情,有一对平凡男女用爱经营着,彼此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