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磨刀、配钥匙这些“老行当”曾经在城市中随处可见。而随着社会发展,尤其在近几年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这些街头小摊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市民的生活也少了一些便利。可如今,在琴川街道又能见到这些老手艺人的身影了。
街头
所见

上午9点半,
市民宗阿姨:
我就住在这里周边,去菜场买菜时,方便来修补,这些小摊点方便我们,对老百姓方便。
正低头忙于修补的徐师傅今年72岁。他说,他的这个修补摊点已经摆了20多年了,平时靠手艺服务市民,还能贴补家用。不过,路边设摊是否符合文明城市的常态化管理,也一直让他心里没底。 如今有了这把“大蓝伞”,心里可算是踏实了。
手艺人徐师傅:
现在撑了这把伞,就像政府为我们撑了把“保护伞”,我们也更加舒适了。这顶伞雨天、热天都可以保护我们。以前没有这顶伞的时候,执法人员走过的时候,有点不放心,现在有了这顶伞,我们更加放心了。
“大蓝伞”让露天摊位变身便民服务点,这是琴川街道在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常态化工作中的创新案例。以往,露天经营点常常让管理人员感到头疼:一方面,这些摊位经营者大多靠手艺为生,一旦取缔,他们的生活会更加困难;另一方面,这些摊位也确实方便了附近居民。
琴川街道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金欢
我们的区域特点是菜场和老新村比较多,在这个区域周边存在着年纪比较大、或者是收入比较低的人群,类似织补、修鞋、配钥匙等等一些便民摊点,百姓比较受欢迎和需要,我们就推出了23个便民点来解决:一个是百姓需求,第二个是规范周边的市容秩序。
街头一景
琴川街道经过前期摸排调研后,给辖区内从事修车、修鞋、配钥匙等23家露天经营点发放了印有便民服务标识的蓝色遮阳伞。目前,“大蓝伞”运作良好,手艺人们安心经营,琴川街道也留住了这些饱含城市记忆的“老行当”。
街头
所见
为大蓝伞点赞
为整洁有序的城市面貌
我 们
共 同 努 力!
来源:常熟大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