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这条微博被全网疯狂转发,看到之后只能苦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 ..…
因为祖辈是干这行的,明知道这么苦逼还让我往里跳,搞得我现在发际线越来越高,三十多岁了还熬夜肝方案,所以今天的回答就不拿自己开刀了,说说普遍现象。
老一辈建筑师也知道行业生态,还敢把亲生的娃往里送?

还真不好说,这两年我发现原来自己不是个例;特别是写了一些关于欧美建筑学院的故事与教学干货。随即就有有非常多的“学生家长”来问我升学相关问题;没聊几句就发现大部分都是业内大佬(以下简称“建一代”)。
上面这张图里被@的UDG薄曦是联创国际的创始人,东南建筑系毕业。曾经也有项目联合体合作过,并且他的孩子也学的建筑相关专业,虽然在做家居美学品牌(尖叫设计);如果这个段子是出自于他,那是非常凶狠的自嘲了。
看到cad那一刻,你的人生被定格
不仅如此,UDG联创,天华+,霍普等一众民企事务所的创始人或资深大佬,都把孩子送去学建筑了(以下简称“建二代”)。头比较铁的是直接参加中国高考,往老八校里卷;头不那么铁的送到海外的高校,以英美为主,从小耳闻目染早有准备,基本也能锁定本科专排top10,包括UCL康奈尔、雪城cooper union爱丁堡这些 ….…
不后悔吗?不怕老无所依吗?
骂归骂这行当,混出头的一些大佬是真心觉得这专业很好,否则也不会送亲生孩子下油锅(建筑学读书期间还是有乐趣和成就感的,劝退主要是来自行业比较苦,乙方技术服务段位置尴尬)。建一代里有一部分是靠着中国发展的30年建设红利完成了财富积累的,用互联网的话说:风口上的猪,都飞起来了。
有的上大学之前只穿过草鞋,有的读书时就供着老家弟妹继续读书,也有的是借了一村人的钱出来年的大学(大部分是90年代前后大学生),现在的70-75后建筑师。但现在呢?能出几百万送自己的孩子出国建筑,甚至有的身家过亿,企业上市;应该算是超级阶层跨越了。
那一代是真的不后悔,建筑学之于70后建筑师,就相当于邓小平主席之于深圳原住民,就相当于马云之于江浙开厂铺货的头部电商,逢年过节要供起来烧香的。
所以对于这个年龄层的大佬来说,他们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这专业和行业好。虽然大部分时候是在给8090后画饼,但也是发自内心的在画 ..…
那现在和未来呢,还有机会吗?
有,但绝对不是在传统的建筑行业。都不需要深耕行业太久比如@袁牧@阿尔瓦@普通社畜@Simon Zhang 这种大佬,稍微查一查中国的城市化率和人口增长便知,中国的城市化盖房子运动基本到头了。换句话说,未来30年盖的房子会越来越少,但是从业者不会减少。那么蛋糕没有变大,越吃就会越少。
这些大佬为什么还敢送自己的孩子去学建筑,不怕后悔吗?还是钱赚够了等着阶级降层呢?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我看到的是两种极端:一种是比较积极的,孩子耳闻目染,从小就擅长绘画表达,父母是偶像,很早就打算做建筑师,一方面可能可以继承家业(如果到时候还有)。比如贝聿铭老先生的两个儿子,还有西萨佩里老先生等一众建筑大师的家庭是有传承的。去世的长子贝定中是城市规划师,贝建中与贝礼中都是建筑师,并且任在执业中。
另一种是比较消极的,孩子浑浑噩噩,学习成绩平平,参加高考无望,父母在行业内还是有很好资源,能保个有学上,但去不了太好的学校;以上提到的大佬都不属于这种类型,这类非常多,不光在建筑行业,各行各业都有。但保不齐上大学之后发力,只有一路逆袭成了学霸和优秀的人。
机会在哪里?
答案是设计艺术建筑地产教育所有可以辐射到的产业;前面有提到家居设计、还有建筑改造、老建筑加固翻新、新消费新零售体验设计、展陈设计、计算机视觉、设计应用软件、数字孪生,细分专业顾问和BIM正向设计等N多的方面的隙缝市场。
这是我看到的现实,传统建筑行业的蛋糕和天空高度,可能不够“任鸟飞”了。所以都在往其他赛道走,比如贝老已故的大儿子贝定中从事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在他那个年代可以说是隙缝市场(那些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
包括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的儿子,从事的是电影和游戏场景行业,在最初也是他老爸极度看不懂的“无聊产业”。后来他导了《变形金刚-大黄蜂》 .....
如果失败就好回去继承千亿家业了。
现在网上在骂的圈钱骗人游戏比如:NFT,元宇宙,区块链+在十年前也是被看不起的隙缝市场,现未来可能会挑战主权货币,重塑行业规则;或者有可能就是一个骗人圈钱的垃圾发明。
建筑之殇是什么?
凭借本体内部力量,几乎没有自我迭代和革命能力的学科和行业,从高校到企业几乎都是如此。这么说可能有点偏激,会有人跳出来骂我。但我们想想在过去的三十年建筑行业颠覆性的迭代和革命是来自于哪里?
市场极好,建筑师供不应求的时候。是工业化生产和数字化技术实现的扩大再生产,手绘绘图员被CAD替代,手绘草稿被电脑参数化模型替代,现场搭框架被工厂预制替代。这种迭代是来自巨大的市场,技术并不是建筑设计院研发出来的,现在市面上通用度较高的软件:CAD和rhino+是工业的,REVIT是结构暖通的,SU勉强算吧?你想多了,天宝导航最早是做3D内容的,说白话就是游戏场景。
所以,对于建筑设计这个专项,技术迭代和革命几乎来自于工业和游戏产业 ..….. 我们想想渲染引擎,早期的Maya,3Ds,随后是Unreal,Unity3D。
而建筑设计本身,还抱着包豪斯、路易斯康和柯布西耶在啃,已经被发展到了天花板。就有点像现在数学也遇到了瓶颈一样,但是别人数学应用场景和分支之广,只能让建筑学望洋兴叹。
....
下一步怎么走?元宇宙?
那还不是得在游戏引擎上开发么?
黑白材质,连常年穿的黑衣服在元宇宙+里都渲染不出来了。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需求没有被提升?还是缺乏内核自我革新能力?或是市场并不需要技能迭代?
总之,可能都有,甚至还有更多的原因。但这行业是永远不会死的,顶多就是缺乏创新动力,就跟细胞不更新不断老化一直处在老年状态一样,最终定格在巨大市场里的基础供需关系上罢了。
最后,学建筑学不后悔。只会做传统建筑的无创意枯燥劳动,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