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仙河镇:路桥建设扮靓“美丽乡村”(能人建设旬阳万元创业)

在旬阳县仙河镇,像他们一样的外出创业能人,关注家乡发展、热心家乡建设、真情回报家乡的事例举不胜举。

2011年12月,由仙河籍周裕森、肖吉军等26位创业能人捐资80余万元的仙河镇仙河口大桥全线贯通;2012年,仙河镇务工能人杨荣平,斥资60余万元,在家乡黄泥沟村建成一座跨仙河大桥。
大桥的建成,惠及了一河两岸3000多群众的生产生活,吸引了30余户集中搬迁安置;

2013年,因了本镇创业能人的捐助,顺利实施了西沟水泥路通达工程及观庄、尖山等断头公路改造工程,硬化水泥路5公里,打通及改造断头路15公里,实现了通组道路全覆盖。

旬阳仙河镇:路桥建设扮靓“美丽乡村”(能人建设旬阳万元创业)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11年,在外创业能人张修强投资10万元,修通了西沟口至寨垭子砂石路5公里,解决了200余户800人的交通运输难问题。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齐心协力分不开,与本镇创业能人的拳拳爱心息息相关。

政府给力措施有效引导 仙河这个地处旬阳东部的边远农业小镇,因为一条仙河川流而过将镇子一分为二,2.3万村民散落在一河两岸。
路和桥成为仙河经济发展的“瓶颈”。
镇党委一班人立足镇情,着眼于思考怎样致力于将集镇建设建成为具有仙河特色的村村通桥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农业旅游观光带,从而使走进来的人徜徉在“九纵一横”的交通路网图中体验到诗情画意的田园风情生活。
为此,在2011年镇党代会上提出了建设“九纵一横”( 一条蜀尖路横穿在仙河镇域内, 9村9座跨河大桥横跨期间)的区域交通路网建设目标。

近两年来,仙河镇先后启动实施了3大类20余个项目,先后建成了黄泥沟、仙河口、王坪、吉家庄、尖山、西沟、观庄Ⅰ桥、仙河Ⅱ桥8座跨仙河大桥,仅村村通桥工程就撬动各类资金投入近千万元,其中仙河创业能人捐资458万元,群众集资投劳51万元;仙河9个村(居),通村路、通组路吸纳外出务工能人捐款300余万元。

开启跨河桥建设的领头人 仙河镇王坪跨河大桥是仙河镇上确定的“九纵一横”村村通跨河大桥重点工程之一。
该项目在王坪村支部书记许本学的操持下由王坪村“两委会”牵头,争取县老促会、交通局项目资金扶持,协调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捐资兴建。
王坪跨河大桥全长85米,总造价145万元,其中由本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捐款90余万元,上级项目配套15万元。
当时在跑项目取得项目扶持资金后,项目还有90余万元的资金缺口。
许支书思前想后,怎么样才能将外出务工能人的这一有效社会资金有效引导运用到村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来呢?许支书做了这样几件事:在修建动工之际他电话告知家乡创业能人,家乡在动工修建一座群众最期盼最需要的桥,待建成后接村上接他们回乡参观验收。
在这些务工能人中,许支书与几个热心公益事业发展和关注家乡发展变化且组织号召力强的创业能人保持密切联系,并不辞劳苦自费多次往返到西安、山西等地向这些创业能人讲述建桥初衷、传递建设进度等详细状况。
很快,经过他持之以恒的努力争取,一场以“王坪村大桥”建设为主体的商讨会在省城西安举行。

赵永明总经理当场表态剩余的资金由自己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
就这样在许本学的筹划争取下这些外出创业能人为王坪大桥现场捐款92万。

王坪村共争取上级各类项目投资近2400万元,吸纳本村在外创业能人捐助资金192万元,启动实施了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和村级路、水、桥、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先后共新修村组公道路29公里、铺设水泥路15公里、架设一座85米的跨仙河大桥、实施农村电网改造20杆公里。
基础施的强力突破,为改善农村面貌、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坪跨河大桥及道路建设,惠及两岸群众300户1500余人,彻底解决当地群众的出行难、发展难问题。
……这些民心工程的陆续建成和实施,让王坪村发生着美丽的嬗变,让本村村民享受到现代交通带来的发展成果。

齐心协力共筑牢党群连心桥 2013年11月3日,仙河镇吉家庄何家坡大桥加固工程顺利竣工,受益群众涉及陕鄂两省1280人。

仙河镇吉家庄村三组因与仙蜀路因一河之隔,造成出行难、运输物资难的过河难问题,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严重的困扰,成了制约村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早在1997年何家坡大桥修建通车,暂时缓解了群众的出行困难,但因桥面结构简单加之常年失修,为群众的通行安全造成了隐患。
为彻底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学过桥安全的困扰,仙河镇党委政府针对这一实际困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带头服务人民群众,把建桥作为群众满意的民生大事抓。
镇党委政府邀请县桥梁设计专家实地勘探,并积极争取上级老促会资金项目,村党支部、村委会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筹措启动资金开工建设,倡导当地在外创业能人捐资32.8万元为大桥进行修复加固提质。

“仙河精神”一路导航美丽乡村建设仙河镇是旬阳的劳务输出大镇,每年输出劳动力超过万余人。
他们以互相关爱、彼此帮扶、精诚合作、共同致富的“仙河精神”,成就了一大批外出创业的公司老总、企业家、能工巧匠。
仅仙河镇外出务工人员,已注册公司的个人就有60余家。
他们被誉为“骑着单车提着瓦刀进城、鼓着腰包开着轿车回家”的“仙河现象”。

旬阳县仙河镇以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建设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坚持实施项目带动,将打造“宜居新镇”作为助推镇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奋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近两年,仙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九纵一横”镇域交通网络建设,多方向上争取,以项目建设为带动,积极筹措资金,广泛发动群众,靠实责任,为桥梁建设专门邀请县交通部门技术专家,对桥梁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了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

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号召下,仙河外出务工能人回报家乡的热潮不断,他们毫不吝惜地拿出他们的辛勤所得,来改变这个曾经养育过他们土地的交通脉络。
捐资建桥的义举,是“致富思源、乐善好施”的劳务大镇仙河镇的“仙河精神”的具体体现。
他们用实际行动真心为家乡的交通发展献出爱心、做出实事。
他们的义举,体现了仙河人致富思源、乐善好施的优良品质,体现了企业家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拳拳爱心。

干群齐力一条心,一条条公路盘山而上,一道道桥梁跨河而生!
据悉,仙河镇大沟村老秧田便民桥于 2013年11月动工建设,现主体已基本竣工,预计今年年底全线贯通。
大沟桥老秧田便民桥的建成通行将为仙河镇“九纵一横”的大交通路网的完美收官画上句号。
蜀尖路段过境段灌沟大桥也正在立项开工建设争取中,九纵一横的大交通路网正亟待改善和形成。
届时,一个小桥流水人家、交通便利的宜居魅力小镇将会带领你畅游领略别样生态田园风情!
(文、图/李晓英)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