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姜姓,名杵臼)问晏子:“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的是社庙中的老鼠。”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答道:“说到社,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
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用水灌则又怕毁坏涂泥。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杀,是由于社庙的缘故啊。国家也有啊,国君身边的便嬖小人就是社鼠啊。在朝廷内便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不铲除他们国家就混乱;要杀掉他们却往往被君王包庇下来,反而成为亲信。这类人就是国家的社鼠。”
景公问晏子曰:“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会故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1、景公:齐国国君,名杵臼,公元前517—490年在位。晏子:即晏婴,齐国大夫。
2、社:土地庙。
3、束木:把木条编排结扎。涂:作动词用,抹泥。这里指墙壁的结构。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
4、托:寄托。
5、败:毁坏。
6、涂:涂抹上的泥,作名词用。
7、以:因为。
8、故:原因。
9、人主:国君。下文的“君上”也指国君。人主左右,指国君亲近的小人。
10、蔽:蒙蔽、隐瞒。
晏婴(?~公元前500年),姬姓,晏氏,字仲,谥“平”,史称“晏子”,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其思想和轶事典故多见于《晏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