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派出所的小李警官给我打电话,让我一起参加“沿江镇2020年平安大宣讲”活动,不是我一个人,我还得叫上我的老伙计们。
我的老伙计们,也是一群老家伙,和我一样,在沿江镇开店都差不多20年。小李警官说我们是看着沿江镇治安变化的“一代人”,我们最有发言权。虽然这显然是明晃晃的客气话,但碍于我们和他一直以来不错的交情,我和“老家伙”们还是决定一起前往。
超市老板阿军说得没错,与其像平时一样把时间花在街头巷尾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聊上,不如跟着警官们学习学习,好歹从去年开始,我们可都是“邻里守望联盟”的重要成员。

那时候,小李警官也是看中了我们这群人知晓“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本事,才邀请我们成立的这么一个听上去有点厉害的“联盟”。“联盟”的使命是依靠邻里乡亲空闲时间,排班联防巡逻和宣传安全知识。
我们为此还建立了微信群。要知道,在此之前,我的微信除了收钱,基本上是不用的。自从成为“联盟”成员之后,我却竟然用它听起了网课。
小李警官在群里经常给我们普及安全防范知识。起初我有些不屑,讲真的,我是一个锁匠,专门研究锁和钥匙的,锁是干什么的,不就是用来防贼的吗!
后来我才明白,区区小锁并不能真正保证我们的财产安全,自我防护的意识,比锁更加重要。
课后,我也开始给乡亲们讲解安全防范的知识。不得不承认,小李警官给我们讲的这些知识才是一把真正的好锁。
老“沿江”们都知道,以前的沿江镇,小偷小摸横行,街面上大家嘴上很犟,其实心里都没有安全感。锁店的生意很好,但卖出去的锁常常失效,这让我这个锁匠脸上无光。
“联盟”成立之后,关于安全防范大家讨论得多了,防范的细节也成了一种习惯,小偷小摸少了,我家卖出去的锁质量也似乎上了一个台阶。
5月13日清晨,戴上派出所给我们配发的红袖章,带上我的小板凳,我就出门了。要讲的东西,我提前准备好了。
早上9点,沿江派出所。教导员何首元一脸认真,站在台上介绍无盗抢、反诈、反邪教、防溺水等相关工作的情况。听得出来,这两年,这群年轻的警官们在沿江镇做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的效果,我们深有体会,沿江镇的治安环境真的改变了。
作为锁匠,对“无盗抢”相关的事情,特别敏感。20年时间,我多少次给人修锁。门锁、车锁,那些被小偷撬坏的锁基本上都是我给修好的,修不好的就直接给换上新锁,有些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家庭,甚至锁还是新的,就又要修或者换。
我很清楚,沿江镇位于位于临海、黄岩、椒江三个地方的连接处,人员流动复杂。小偷小摸最疯狂的时候,也是我生意最好的时候,但我并不感谢这群小偷,因为我常常是忙不过来,家里有点事情也顾不上,而且也担心自家被偷,有时候还是半夜被人叫起来去修锁,下雨的时候,一路上淋个透湿。
无盗抢工作开始之后,情况就变了。修锁的人少了,换锁的人也少了,叫我装锁的,基本上都是盖了新房或者买了新房的人家,叫我修锁的,也一般都是家里有熊孩子的人家。而我,也开始有时间陪家里人说说话,甚至出门到附近县市旅旅游。
何教导员讲述的那些,在我心里产生了共鸣。谁不想过安稳日子呢!
他介绍完工作,我们就跟着民警们到水洋街上开始向街坊们进行平安宣讲,给他们发宣传资料。要讲的那些,我其实早就听得耳朵生茧,烂熟于心。虽然脸上有些腼腆,但一张嘴仍旧是滔滔不绝。
这是我第一次当宣讲员。我让人给我拍了照片,还发了朋友圈。儿子和女儿都给我点了赞。
我和小李警官说,以前我是这镇上卖锁修锁的,现在,我作为“邻里守望联盟”的一员,也成了这镇上的一把“锁”,而且会比真正的锁更加坚强,撬不坏。
小李警官微笑着给我敬了一个端端正正的礼。
我明白,是这群年轻民警来到沿江之后,我才开始明白“锁”的意义。我一定会当好这把“锁”,和他们一起守护我们的沿江!
通讯员 | 柳茜茜 冯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