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一声师傅工大汽车都是)

相对钣金工来说,铜工更多用于口语,是专门给汽车表面做整形修复的。
一般包括汽车车身线条恢复、车架车身修复、车体断裂处焊接等。
比如车子被撞凹进去了,这时就需要钣金工把凹进去的地方用各种方法拉出来,有时还需要用电焊来焊接修补,然后再刮腻子填补至表面平整光滑,接下来就是喷漆了。

老周当年除了做这些,还负责更‬换汽车前挡、后挡、边窗玻璃,换车门锁等技术性更强的活,特别是换玻璃一般的铜工师傅根本搞不定。
老周几乎没失过手。

至于日常生活中补个碗修个锅,用不锈钢铁块打个锅铲、汤勺或是用白铁皮做个瓜刨、水桶、厨房烟道之类的,对老周来说都是再简单不过的小玩意。

一声叹息(一声师傅工大汽车都是)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老周年轻时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越,谈不上什么战功,平时表现也一般,连党员都不是。
好歹学了点汽车修理,刚好碰上后来的汽修厂领导‬去他老家招工,算是专业对口就录用了。
能进国营单位,那个年代也算是很好的出路了,很多战友因此都对老周羡慕不已。

那一年是1972年正月初十。
一直到今天,老周依然清楚地记得这一天,几乎是脱口而出。

老周学历不高,只有高小,写到这里,很多年轻人可能又不知道这高小到底是个啥文化水平了。
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文化程度。
过去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称为初小,五年级和六年级为高小。
但由于旧时教育体制不同,文字功底会比现在的小学生要高。

可能是兴趣,也可能是老周跟对了师傅,文化不高的老周很快就青出于蓝了。
一个人几乎撑起了一个铜工班组,很多事故车宁可多出钱多等几天也一定要请老周修。

老周有3个孩子,全家几乎都靠他一个人养活,负担还是有点重的。
大概是80年代中期,老周开始学别人出去接私活,这在当时是被单位严厉禁止的。
小县城地方小,正规汽车修理别无分店,你这一出去干私活,相当于很多生意都被你半路劫胡了,厂里肯定着急啊。

为了拉他回来,单位也是软硬兼施,扣过钱处过分,甚至请他坐过技改科办公室。
那个年代普遍认为坐办公室是很有面子的事,是领导高看你了,工作轻松拿钱不少。

当然这些对老周来说都是无效的,和私活比起来,扣的那些都是小钱了,坐办公室就更没用了,就像炖支野山参给猫吃,还不如一条死鱼。
老周宁可看大门扫马路也不愿坐办公室啊。

反正干铜工认真的老周接私活也是认真的。
不让做就偷偷晚上出去做,半夜回来宿舍区大门关了就翻墙进来,冬天最冷的时候每天到家眉毛上都挂着霜,一大早又要‬正常上班。

这么拼命的老周厂里看着也是没什么办法,各退一步,只要老周好好带几个学徒出来,就同意老周停薪留职。

彻底放飞的老周很快就以儿子名义租了店面正式营业了,店名就叫“老周钣金”,简单直接又霸气。
这个时候可能也是老周大半辈子最高光的时刻了,多年梦想总算成真。
最多时店里有10多号人,上下两层共200多方店面,活多到忙不过来。

只可惜老周空有一身技艺,管理能力却几乎空白。
脾气不好,修车要求又苛刻,几乎到了强迫症的地步,稍有不对就开骂。
慕名前来学艺的年轻人都受不了,一个接一个跑路。
老周不知道,时代不同,遍地机会,对年轻学徒已经不能再像他那个年代师傅对学徒那般严厉和苛责了。

所以在创业这件事上,老周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别说把修理店搞大,最后是连自己儿子都不肯跟他做了,说是这样的小店没前途,要出去闯江湖做大生意。
老周一个人连搭把手的人都没,不得不关门了事。
忙活几年挣了点小钱,算是比一般家庭日子好过了些。

刚关店那几年,老周还到处找地方放他那些榔头、钢锯、台虎钳、焊枪、氧气瓶之类的修车工具,指望着哪天重操旧业东山再起。
等意识到再无可能的时候,无论是行业变革还是自己年纪身体都不可能的时候,也只能半卖半送把这些多年老伙计给处理了,只留了一把从学铜工开始就用着的铁锤做纪念。
东西拉走那天,老周哭了,好长一段时间吃不下睡不好。

由于长年累月各种修车噪音严重超标,老周听力受损很厉害,一两米外就听不清别人讲话。
再加上铜工也属于特殊工种,关店后老周索性就办了退休,比一般正常男工人要早几年。

可老周总觉得自己身体不错怎么就每天无所事事了呢?以前老有司机围着他又是递烟又是说好话,叫他帮帮忙修快点,怎么就再没人问起他了呢?

老周开始到处喋喋不休说自己是个废人了,每天不知道做些什么好,说要去看大门开小卖部要去垃圾桶捡废品。
脾气也更不好了,老是找茬和老伴吵,硬要说老伴嫌他不会赚钱看不起他。

子女开始轮番劝他说,别说是你了,就算省长部长退下来也一样没事做啊,人家当年总比你牛多了吧?你都这年纪了耳朵又不好,哪个单位敢请你去干活?再说了,现在的汽修你哪里搞得定?先不说小车,就算以前那种大货车,也都是机器修了,修不好就换,不影响开车又怕花钱花时间的,根本也不在乎好不好看,照开不误,谁会请你去敲敲打打啊,手工费比换一个贵多了还不好看。
你这上不上下不下的手艺,又够不上非遗传承,也不会有哪个政府部门给你搞个工作室啊。

老周大概有点听进去了,慢慢开始自己找些活干。
看家里天花板总往下掉墙皮,老周买了些木条子吊了个顶,剩下的木料做了个小床午休用。
看露台有点漏水就找块铁皮屋檐下搭个小边棚……需要什么工具就让子女买。

家里实在找不到活干了,老周开始眼光向外。
看见有绿化工人修剪樟树,就递根香烟讨要几根比较粗大的,就着树形给孙辈们做几张小板凳或是给自己做个小茶几。
棕叶枯竹之类看起来毫无用处的,老周看见了,就捡回来扎几把扫帚。
就算是公园路边的狗尾巴草,老周也会拔来做个小狗带回家给孙子孙女玩……

老周用台虎钳在院子里给自己搭了个工作区

老周部分手工作品

反正老周后来是很少嘀咕着要找事做了,他知道也确实很难找到适合他干的活,也不想让子女们为他操心,谁家里不是一摊子事,开始把“只要身体好就好”挂嘴上了。
子女们也知道他心里还是不好受,只是不说而已。

老周退休工资其实还可以,平时也用不了几个钱,就是手不能停,让他坐着不动喝喝茶看看报,那是不可能的事,他说这都是以前那些坐办公室的高级人做的事。
他受不起。

老周胆子也小,特别是投资创业方面更是不敢轻举妄动,手里有点闲钱的时候也只敢往银行存。
有个体自身的原因,也有以前那个年代大家普遍求稳的原因。
要是早些年盘个店铺啥的,至少老了也能做点小买卖。
赚不赚钱不重要,对老周来说,有事做就是保养了。

虽然文化不高,可老周偏又心思缜密,啥都看得明白,人情事故处世之道样样通透。
老了反倒‬更多添几分无奈,徒增几分烦恼,倒不如糊涂些的人过得舒心了。

一个时代,一抹背影,一声叹息。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