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四查”
全面开展知识产权线索挖掘
坚持以办案为中心,充分发挥集中统一履职优势,形成内部聚合力。民事、行政、刑事、公益诉讼检察官共同参与案件研讨,从多角度对案情进行分析研判,结合该院办案实践,制定了《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案件“一案四查”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一案四查”工作,截至目前,已对13起案件开展评估核查,并对其中4件开展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工作。
延伸职能
量身定制优质检察产品
以区内“老字号”“蒙字标”、地理标志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蒙古知名品牌为保护重点,严厉打击侵权假冒、恶意攀附、侵犯商业秘密等违法犯罪行为。实地察看“新城玉米”“新城草莓”等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状况,旗帜鲜明为地理标志产业维权打假、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收集辖区内黄河流域非遗传承人名单,与青城面塑、青城蛋雕、蒙古毛毡等多位非遗传承人建立起沟通保护机制。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进企业、进高校,实地听取企业侵权困扰、维权困惑,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社会范围内的法治自觉。针对企业多数不了解知识产权、难以培育高价值专利权、不清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维权渠道的突出问题,主动面向全市11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发展专题授课,以量身定制的检察服务释放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最大增量。
专项监督
着力提质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对新城区法院2023年受理的130余件民事知识产权案件开展专项监督,坚持逐案梳理、逐项研判,深挖彻查批量维权、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监督线索,对深圳市佳杰人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游权利人南京极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否对其授权给深圳市佳杰人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170首歌曲享有著作权及著作权是否到期进行调查,向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取相关工商登记档案,实地走访南京极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并询问相关人员,咨询江苏省版权局、中国版权中心,通过音乐播放软件查询等方式,查明170首歌曲均为南京极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或其注册的公司发行,其均享有著作权,探索了涉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监督路径。
协同共治
构建崇“新”重“智”全新格局
集成系统内合力,在蒙草集团、和美科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设立分级检察保护联系点。打通部门间桎梏,会同辖区内市场监管局、农牧水利局等6家单位签署《关于促进新城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合作框架协议》,为知识产权共促共护注入“1+6>7=实”的全新涵义。健全完善与行政执法机关的“双移送”机制,在信息共享、线索互移、办案协作方面开展深入配合,促进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有机衔接、优势互补。同人民法院共享民事、行政案件数据资源,引用数据手段“探头”排查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瑕疵问题,以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的提质增效,贡献保障创新驱动发展的司法环境。
提升素养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支撑
以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为平台,针对性开展素能培训、经验交流、业务培训,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力度。积极发挥“外脑”智慧,聘用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学者、执法人员兼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在线索研判、证据审查、诉源治理方面注入强劲源泉助力。联合区人民法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4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案件庭审观摩活动,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类犯罪作出示范样板。以被选为国家检察官教学实践示范基地为契机,鼓励检察人员结合司法实践发现问题,全方位梳理总结知识产权保护的痛点难处和对策思路,以检察智慧推动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
来源:新城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