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顶楼某个展馆的门口,摆放着一本留言册,不少从展馆看完出来的观众都在上面留言。陈女士在上面翻到了不少可爱有趣的留言,拍照发到社交平台后引发了关注。
△湖南博物院展厅
“希望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世界和平!
”
“长沙太繁荣,我非常喜欢,下次有机会我还会来的!
”
△网友上传的留言簿内容
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一段用意大利语写的留言,里面用拼音写的“xiao long xia”(小龙虾)和“cha yan yue se”(茶颜悦色)让不少网友对具体内容感到好奇。
△意大利语的留言
有相关语言背景的张女士简易翻译了一下,并表示“作为博物馆爱好者和意大利语学习者,看到后学习意大利语的动力更足了,希望以后有机会在省博用不同语言来介绍湖湘文化。”不少网友为她点赞。
写满思想情感的留言簿
近年来,随着湖南博物院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不少省外甚至国际友人都闻名而来。发帖的陈女士就是来自江苏的一位文博爱好者,她在准备来长沙旅游时就规划了前往湖南博物院参观的路线。
“湖南省博物院非常大,展品种类丰富,通过这次看展,我也更深地了解到了湖南的历史文化。”陈女士如是告诉。
△陈女士参观时拍摄的展品照片
同样来自江苏的李女士,是在来长沙参加工作培训时,顺便去湖南博物院参观的。“之前就在网上看到过辛追夫人的相关发布,来了这边之后就想顺便去看看。”尽管李女士并不是特意来长沙参观省博的,但参观了之后她深受震撼,并且还在留言簿上留下了当时参观完的感受。
“我觉得博物馆里面的展品是历史遗迹的展现,留言册上则充满了现代生活的感悟,让人感觉很鲜活。”在陈女士上传的图片中,有稚嫩的笔迹写着“它们一大家子可真有钱”,还有针对留言的回复,让人看下来倍感有趣。
△网友上传的留言簿内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说即使你眼前的生活不太如意,但还有希望,还有温暖。”在一条题为“湖南博物院让人感动的留言”的帖子里,放着这样一句感悟式的留言,也引发了其他观众的关注。
事实上,留言册的设置在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当中都并不罕见。社交平台上还有一些其他博物馆展览的留言内容,比如在某网友上传的青岛市博物馆“五月的风: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展”的留言册里,就有人写道,“从历史中走来,向历史中走去,勿忘历史!
”“五四精神传星火,奋斗青春谱华章。”
△网友上传的青岛市博物馆留言簿内容
在一句句留言里,观众寄托了看展的感悟、游览的情感,也联通了同行的观众、布展的博物馆以及展出的主题。
为一场展览奔赴文博行业
在陈女士的帖子底下,来自长沙的张女士的回复赢得了不少点赞。
在翻译意大利语的留言时,张女士说:“这段话的第一句就是‘我渴望一个翻译’,这句话,让我学习(意大利语)的动力十足。”目前,张女士已经自学意大利语两三年了,打算有机会就去考等级证明。而张女士之所以学意大利语,也和湖南省博物院有关。
△张女士翻译的意大利语留言,其中有个词语因为字迹难以辨认所以没有翻译
“2018年省博新馆时隔五年开放(2017年11月29日上午,湖南博物院新馆开馆,此处应为被采访者口误),当时的第一个大展叫做‘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我当时还在读汉语言文学,看完这个展我就决定跨考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现在来到了文博行业工作。”尽管还是将近六年前的事情,但张女士谈起当时的感受,字里行间仍不掩激动。
△张女士及其团队获奖照片
对于张女士来说,那是一次助推她的人生的展览。看完展览大概一年后,她所在的本科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张女士顺利进入省赛,她以“2049,我作为一个文物修复师的故事”为演讲,获得了省级个人的二等奖、团体的一等奖。
△张女士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之后,张女士跨考中山大学文博专业,更是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上岸。“估计也是因为前面这些经历的加持,老师认为我是诚心喜欢这个专业,不然跨考生应该很难。”回忆起考研的结果,张女士认为热爱对自己助益不小。
△张女士实习时的工牌
为了进入文博行业工作,张女士在读研期间就在湖南省博物院实习过,实习时她曾给德国来的朋友做过一次马王堆展览的英语导览,面对德国友人十分沉浸的参观,她明显感受到要将一次展览的文化内涵传达给外国观众的难度有多大,但这也成为了张女士努力的方向。
刷到关于省博的留言簿的帖子时,张女士留意到了博主的IP不在湖南,“我觉得她很可爱,她来参观并且留意到了这些可爱的留言。”张女士表达欣赏的时候,还呈现了她对湖湘文化的自豪之情。
这周五,张女士准备去看因工作繁忙而一直没来得及看的展览:“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繁星绮梦——16-20世纪典藏珍品艺术展”和“她从长安来——汉长沙国渔阳王后和她的时代”。
潇湘晨报刘婷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