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海口三亚儋州资讯速览→

海口:经济圈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进程,51项高频事项实现跨市县通办

5月28日,海口市政务管理局协同四个区,联合文昌市、琼海市、澄迈县、定安县、屯昌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在海口共同签署《海口经济圈政务服务“跨市县通办”合作协议》,标志着六市县的51项个人及涉企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市县通办”。

《合作协议》明确,六市县将设立“跨市县通办”专窗,实现“异地代收代办”,同时完善物流、支付等配套设施。
建立异地收件、问题处理、监督管理、责任追溯机制,明确收件地和办理地的工作职责、业务流转程序等,确保收件、办理两地权责清晰、高效协同。

优化营商环境海口三亚儋州资讯速览→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六市县将建立视频指导、帮办、代办工作机制,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全流程全环节网上服务的远程办理,将“线下实体窗口”延伸为“线上视频窗口”,让市民不出家门即可享受一对一、面对面的视频连线服务。

同时依托自助政务服务终端机“政务便民服务站”,实现“跨市县通办”事项便民自助办理,实现统一事项服务、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证照、统一用户中心、统一好差评等。

“政务服务‘跨市县通办’实现办事主体进一扇门办两地事,这将大大提升海口澄迈两地企业群众办事的便捷性,减少企业群众跑动。
”澄迈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人说道。

海口市政务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跨市县通办”将加快推进海口经济圈政务服务一体化进程,解决经营主体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
下一步将持续聚焦群众关切、高频刚需,充分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更多高频事项“跨市县通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三亚:五市县共同签署三亚经济圈综合行政执法协作备忘录

5月25日,推进三亚经济圈发展领导小组2023年第一次会议在三亚召开。
会上,三亚、陵水、乐东、保亭、五指山 市县综合执法部门将在文化旅游、赤田水库保护、禁用农药、知识产权“五合一”(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执法领域,建立形成市场共管、执法联动、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的高效协作机制,共同规范三亚经济圈市场秩序,促进三亚经济圈综合执法一体化发展。

根据《备忘录》,三亚经济圈各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建立定期会面与联络机制、执法联动机制、线索移送机制、信息共享和监督机制,明确综合执法边界、移送主体、移送时限、移送材料等内容。
各方以联络员制度加强沟通协作,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相互及时通报相关的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社会诚信等公共数据资源,以强化三亚经济圈各领域综合执法事项为重点,坚持协同高效,互联互通,有效遏制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儋州:洋浦保税港区成功入选“寻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典范——2023中国外向型高质量发展十佳园区”重点名单

近日,根据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调查结果公布,洋浦保税港区成功入选“寻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典范——2023中国外向型高质量发展十佳园区”重点名单,同时入选的还有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江苏昆山综合保税区等10个保税园区。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特殊区域在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主动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家和所在地区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吸引外资的窗口、国际物流和贸易网络的节点、创新示范的试验田和外贸增长的助推器。
在2021年度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中,洋浦保税港区在全国137个参与考核的特殊监管区域中排名第27位,比上年度前进61位,成为海南首次有特殊区排名进入全国A类行列等荣誉。
此后,洋浦保税港区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获得感,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在政策扩区、产业培育、招商引资、创新生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儋州洋浦地区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洋浦保税港区政策措施扩大至洋浦经济开发区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发布。
下一步,洋浦保税港区将加快政策措施扩区试点实施,有序扩大政策压力测试,为全岛封关运作积累经验。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样板间”,洋浦保税港区也将持续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先行先试,确保各项政策首单业务迅速落地并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来源 | 海口日报、海南日报、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洋浦政务综合稿件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