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工厂拆除进行时,一个时代的落幕(力帆工厂鸳鸯亿元拆除)

实际上,曾经一度也是。
力帆创始人尹明善,称得上传奇人物,1938年出生的他,曾经因为“资本主义倾向”坐牢,进劳改农场,耗费了20多年的光阴。
48岁下海,从出版行业掘到了第一桶金。
1992年,时年52岁的尹明善,才创办力帆,最开始造摩托车。
9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消费升级,摩托车开始取代自行车进入大众家庭。
力帆、隆鑫、宗申等重庆摩帮大佬崛起,力帆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然而,进入新千年后,随着150多个城市陆续“限摩”,以及汽车消费兴起,力帆第一次面积“生死抉择”。

力帆选择了激流勇进,从2003年开始进入汽车领域。
位于鸳鸯的工厂,占地接近740亩,设计产能15万辆,2003年开始建设,2006年一期工程达产,产能10万辆。
2008年开始建设二期。
2010年,力帆集团就在国内A股上市,成为中国上市的首家民营车企,彼时的吉利、比亚迪都还没上市。
最高峰2015年,力帆销售汽车15.8万辆,营业收入将近150亿,并同时投资50亿元进入了新能源汽车领域。

不过,随后几年,这成为了力帆集团的巅峰。
力帆虽然推出了多款车型,但却走上了“山寨”之路。
320几乎就是复制宝马MINI,620是山寨宝马3系,轩朗则是福特S-Max的翻版,x80几乎是山寨版的汉兰达。
与它挂在鸳鸯工厂外面那句“到处是丰田,遍地桑塔纳,问问力帆人,要我们干啥”得标语,相去甚远。
在汽车消费逐渐开始向上的背景下,以低端车为主要产品的力帆,开始走上下坡路。
2017年,还因为新能源骗补一事,被撤销新能源资质,罚款上亿元。

鸳鸯工厂拆除进行时,一个时代的落幕(力帆工厂鸳鸯亿元拆除)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18年,力帆提出了工厂搬迁计划。
同时开始甩卖旗下另一个整车生产资质。
根据力帆的解释,启动搬迁,是因为周边已经形成住宅区和旅游区,工厂环保压力、运输压力不断加大,经营成本高企。
2018年2月,位于鸳鸯的工厂,按计划由两江新区收储,738亩土地将获得收储赔偿33亿元,其中10多亿元的预付款,已经打到了力帆账上。
根据搬迁计划,力帆将在两江新区,另外选择地方建设占地800亩的生产基地,生产基地产能15万辆,其中10万辆传统燃油车、5万辆新能源车,计划投资75亿元。

此外,力帆还提出,将计划将位于蔡家的工厂搬迁到更远的地方,通过土地价差,可以获得资金12亿元。

然而,力帆颓势不减。
2019年,力帆仅仅销售汽车2.2万辆,营收仅有70多亿元,较巅峰期下降一半,而亏损将近50亿元。
今年一季度,更是跌到谷底,只卖出汽车191辆!
对,你没看错,就是191,其中一二月销量为0!

力帆抱歉计划中的新基地,如今仍然迟迟看不到踪影。
这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落幕,是重庆传统制造企业的落幕。
如力帆一样,还有很多重庆传统制造企业,抓住了改革开放初期和90年代的机遇,成就了过往的辉煌,也引领了重庆过去的飞速发展。
然而,在新的时代浪潮中,由于转型升级不彻底,对市场把握不准,一再错失发展机遇,不得不面临被淘汰出局。

如今,工厂正在按计划拆除,根据两江新区对网友的咨询回复,正在按程序调整相关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方案调整后的用地性质主要为居住、商业、学校、道路等。
考虑到周边环境和配套,预计又将有一票开发商,如秃鹫般,前来追逐这块能够带来丰厚利润的肥腴之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