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不砸?砸哪块?怎么砸?一文教会你如何科学地砸车玻璃(玻璃一文教会科学挡风玻璃)

有关汽车玻璃的知识,知道的再多都不嫌多~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仍有你不知道的秘密,今儿个咱们聊聊汽车玻璃的二三事。

汽车玻璃?不就是块玻璃吗,有什么好聊的。
诚然,它很普通,但你知道劳斯莱斯和大众捷达用了同一品牌的玻璃吗?你知道汽车玻璃上隐藏了哪些小秘密吗?假如钥匙不慎落在车内,需要砸车窗取出,该砸哪块呢?

砸不砸?砸哪块?怎么砸?一文教会你如何科学地砸车玻璃(玻璃一文教会科学挡风玻璃)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掌握了这些知识,不仅能让你在必要时少犯一些错,更能让你多了一些装X的资本,还愣着干嘛,上车。

砸车玻璃有讲究

炎炎夏日总有粗心的家长把孩子遗忘在车内,或者是潇洒地下了车,锁了门,逛了街,一摸裤兜,坏了,钥匙没带出来,咋办?砸呗。

有孩子的可一定要长点心

砸玻璃是门学问,砸哪块大有说头。
首先我觉得,只要是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拿前后挡风玻璃开刀,更不会去找天窗的麻烦(不带天窗的车主请自行回避),剩下的也就是侧窗玻璃了。

挡风玻璃和天窗可别砸,贵且修理麻烦

这时候,很多人会将目光锁定在后三角窗户上,毕竟它看起来小小的,砸了似乎也不心疼。
如果你这样想,也这样做了,那么日后你定然会为当时犯的错而流下悔恨的泪。

三角窗也别砸,贵且没什么存货

这块玻璃非但不便宜,而且订购周期特长。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这块玻璃根本不会碎,厂家备货本就很少,如果不幸被砸,修起来可就麻烦了。

所以要砸就砸能升降的那种侧窗,这种玻璃都是单独一块,用螺丝固定在导轨上,价格低,也比较容易更换,拆了门内饰板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侧窗玻璃便宜且好安装,砸它可行

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国内用户一般喜欢在侧窗贴膜,贴了膜的玻璃韧性更强,不太好砸,建议使用专业的工具或者对准角落的某一点发力,要不然又或是一场角力。

一味地使用蛮力不可取

学点玻璃的知识

好了,一切都准备妥当,你终于下定决心砸了驾驶位的那块侧窗。
落锤子的一瞬间,你忽然想起一个问题:玻璃的材质是哪种?这不行啊,都要让人家粉身碎骨了,不弄清楚来历终究心怀歉意不是(孩子锁在车内的就不要考虑这个问题了,救人要紧)。

你放下锤子,拿起手机搜索相关信息,一番浏览后,你明白原来汽车玻璃的材质、品牌大有学问,就连挡风玻璃边缘的小黑圆点也有说辞。

一般来说,汽车上的玻璃分为两大类,包含夹层玻璃和钢化玻璃。
夹层玻璃很好理解,像三明治一般相互叠加一起,中间用胶粘连起来;而钢化玻璃更是大家经常见到的,我们只需知道它比较刚强(硬度高)就行。

夹层玻璃实际上是两块叠加来的

钢化玻璃硬度很高

汽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夹层材质,而侧窗和后风挡通常用的是钢化玻璃(某些豪车的侧窗是夹层玻璃)。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不解,既然钢化玻璃更结实,为何前风挡不用它呢?其实这并不是厂家偷工减料,而是为了车内乘客的安全着想。

汽车侧窗通常用的是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是比较硬,但也有自己的承受极限,一旦超出这个范围,那家伙会碎得到处都是。
虽然汽车的钢化玻璃比较特殊,破碎之后不会形成棱角分明的颗粒,但假设前挡风玻璃用了钢化材质,正面撞击后,飞溅的玻璃碴依然会对前排乘客造成较大的伤害。

汽车使用的钢化玻璃破碎后不会形成棱角

最好的方法是让玻璃黏连在一起,不掉渣,而这恰恰是夹层玻璃所擅长的了,所以我们经常能在交通事故中看到类似的的场景:车窗玻璃碎了一地,而挡风玻璃即便破碎的如同蜘蛛网一般,但依然保持着一个整体。

而汽车玻璃的品牌更让你大开眼界,原来在国内,跟普通品牌汽车竟然相同,几百万的劳斯莱斯、法拉利用的也是国产福耀玻璃。
其实这也没什么,整个汽车玻璃行业处于一种高度垄断,世界知名的玻璃厂商屈指可数,日本的旭硝子、板硝子,法国的圣戈班和中国的福耀四巨头,占据了业内88%的份额,其中福耀更是以21.9%的比例雄踞第二。

豪车与普通车用的竟然是同一品牌的玻璃

所以在汽车业内,也就出现了劳斯莱斯和捷达使用同一品牌玻璃的现状,是不是瞬间感觉豪车也没什么(狗头保命)。

知道了豪车用的玻璃并不一定“豪华”之后,还有一个趣知识你也需要了解,那就是挡风玻璃边缘的小黑点的作用。

挡风玻璃是固定在车上的,四周用胶黏住,而矛盾在于玻璃的导热性差,金属的导热性很好,夏天车子停在户外,经过暴晒,玻璃四周与金属接触的部分温度会变得很高,而中央区域由于透光,吸引的热量会比四周小很多,如此就会导致受热不均匀,外热内冷,中央部位的拉力有可能会拉爆玻璃。

而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我们见到的玻璃四周那些有规律的小黑点了。
它的存在就是利用了黑色最吸热的特性,从外到内越来越小的设计,能够起到循序渐进传热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止挡风玻璃自爆,所以以后坐在车里无聊的时候,千万不用手贱去抠它们。

福特的受伤,夹层挡风玻璃的诞生

汽车最初被制造出来时没有挡风玻璃,在前二三十年里,车辆的保有量很少,行驶速度也很有限,这类汽车都没有安装挡风玻璃,为了抵御昆虫、灰尘、不明漂浮物以及恶劣的天气,驾驶员一般会佩戴护目镜,现在感觉挺拉风的。

护目镜必不可少

而随着汽车的增多和普及,加上速度的提升,佩戴护目镜已经无法满足驾驶需求,毕竟那玩意儿只能保护眼睛,无法保护面部的其他部位,跑着跑着钻鼻孔里一只小飞虫也是可能的事。
为了减少安全隐患,汽车制造商给汽车装上了一块透明的玻璃,位于驾驶员前方,它大概是最早的挡风玻璃了。

简单粗暴效果还一般

挡风玻璃的出现,给驾驶员提供了更为舒适的驾驶环境。
然而早期的挡风玻璃均为普通材质,破裂后会形成尖锐的碎片,容易划伤车上的乘客。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就中了招。
普通人被划伤可能去包扎下就完事了,但亨利先生不是普通人,他意识到其中存在的危险和商机。
得益于塑料工业的发展,亨利先生研究出了夹层玻璃,跟我们如今使用的夹层玻璃原理相同。

亨利先生发明了夹层玻璃

很多发明创造都是由于意外而产生,这算不算是一种有趣的现象呢?不管怎样,总之要感谢亨利·福特,是他推动了汽车玻璃安全的革新。

说了这么多,下回需要砸车玻璃的时候,知道该怎么操作了吧。
当然,生活中还是细心点,有孩子的更要如此,毕竟有些悲剧不是靠砸车窗就能挽救的。

-END-

更多新鲜、热点资讯

请关注SUV大百科

获取更多一手SUV资讯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