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今年三月底决定考一级造价师的,首先我就在知乎上查看了一些通过一级造价师的前辈分享的经验,其中也有宝妈一年通过四门的,于是便决定备考四门。然后再查找每科该听哪个老师的课,最终按推荐的频率选择了管理听朱俊文老师的,计价听李娜老师的,计量听李毅佳老师的,案例听王英老师的。当时疫情期间在家也买不到课本,就直接跟着视频全部过了一遍,说实话,第一遍听时感觉是听天书,但还是硬着头皮全部听了一遍。在第一轮听课期间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当我感觉迷茫时,我就看知乎上的文章,看那些前辈是怎样做到一次性通过四门课程的,以此来不断地激励自己前行。
疫情解封之后,好事就是可以买到课本了,坏事就是得去上班挣钱了,我便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看书。五月初开始了第二轮的复习,把之前的听的视频重新再听一遍,同时还制定了第二轮的学习计划,一周的时间里一天管理一天计价两天计量三天案例,计量、计价和管理我就利用早上或者中午的时间把听过的内容再在课本上复习一遍,案例听完一章的视频就把课本的习题跟着做一遍。第二轮下来,还是有点吃力,因为知识点太多太琐碎,听完了课就容易忘,关键是有些知识点仍然听不懂。我就只能本着啊Q的精神安慰自己,我的目标是60分,不是100分,万一怎么都搞不懂的先不要钻牛角尖。但是,跟第一轮比起来,进步还是很大的,至少有些知识点也能理解着去记忆了。
案例最后一题的识图算量是最头疼的,对于我这种小白来说,除了认识那几个中文字,其它的像平面图剖面图之类的就是我不认识它,它估计也不认识我,为此我在网上看了好几个老师的识图算量,但还是一知半解。六月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了易考通sunny老师的土建算量课程,觉得受益匪浅,有一种终于找到了组织的感觉,别提有多开心了,从那时起我便决定跟着组织走了。之后便相继报了易考通的土建计量,计价,计量和案例,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找到了组织之后真的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术与计量是知识点最琐碎的一门,后期也是花的时间最长的一门。我是第二轮开始跟着雷哥学的,说实话,开始听时还真有点不习惯,因为雷哥讲课带一点点口音,但跟着听了几节课下来就觉得非常顺耳了,并且好多知识点在第二轮没弄明白的,跟着雷哥学也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雷哥还教了我们许多读题审题的技巧,甚至到了后期就是不听雷哥的声音就感觉心里特别没底了。另外,小沙中午的魔鬼式的刷题也非常棒,不仅可以让我们加强记忆,还可以查漏补缺。在这里还是要感谢一下雷哥和小沙,你们真的特别特别的负责任,我就是跟着你们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学才把计量这个难题给攻克的,考完了我还跟小沙说要是第一轮就跟着你们学我肯定有信心通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聚会吃饭,也彻底和电视剧说拜拜了,还把手机上的一些软件也给删除了,吃饭或者上班的路上就听计价和计量的口诀。我有个特别坏的毛病,就是晚上看书容易打瞌睡,最晚坚持到十一点就要睡觉,不然第二天一天没精神,我便把早上和中午的时间也利用起来学习。记得后期sunny老师在群里说过这个时候了你们还要午睡就太小看这个考试了,我那段时间中午都不怎么好意思午睡了,但还是小眯了一会,不然我下午会完全没有精神看书。就这样一晃到了国庆,国庆放假前期,Fighting老师在群里发了一条很长的信息,他说他备考的那年国庆直接把车开到海边,备上干粮,在车上一呆就是一整天来背书,两天计价两天管理三天计量,国庆过后会有涅槃重生的效果。我照做了,国庆直接泡在图书馆里两天背管理两天背计价高通笔记三天背雷哥总结的计量笔记。虽然我在国庆之后做了几套模拟题,没有重生的感觉,只有想哭的感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七天的背书为之后的考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国庆之后我就直接请假每天跑图书馆决定最后一战了,早上六点起床背书然后去图书馆,晚上也增加了半个小时熬到十一点半。在最后的二十多天的时间了,虽然我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争分夺秒的学习,但我还是明显的感觉到了力不从心,于是我决定减少案例的学习时间,争四保三了。另外三门轮着复习,一天复习管理和计价一天复习计量,一直坚持到考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最终我幸运地通过了四门课程。
我觉得我之所以能一次性通过四门,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要有良好的心态,备考就是一个心理战,对手就是你自己。在我沮丧的时候,我就会告诫自己,你已经浑浑噩噩三十多年了,再不努力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知识改变命运,唯有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你才有机会发光发热。二是要找到一个好组织,幸运的是我第一年考试就找到了易考通这个好组织,各科的老师都非常的负责任,虽然老师有时候也会说些气话,但我能明显感觉到那都是为了我们好,为了让我们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由衷地感谢你们。
流水账似的写了这么多,希望能给正在备考的你们提供帮助,少走弯路。加油吧,朋友们,乘年轻多学习,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世界将会温柔待你。最后祝愿大家明年都能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