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鸡失宠了吗?(万元门店炸鸡新京报经营不善)

据公开发布,正新曾披露“截至2021年3月,正新鸡排门店已突破2.5万家”。
据餐饮行业数据库窄门餐眼显示,截至目前,正新鸡排的门店数量为11904家(其中处于暂停状态的358家)。
就门店数量以及产品、门店布局和经营模式上的计划等相关问题,新京报联系了正新鸡排创始人陈传武,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发声明称“经营不善”等说法不实

上海正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声明中称,公司目前一切经营正常,不存在“公司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多种原因,无法继续提供服务……”的情况。
“公司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多种原因,无法继续提供服务……”的不实内容已严重侵害公司合法权益,严重扰乱公司正常经营秩序,公司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并已就该等事项向公安机关报案。
声明中还提到,“关于我司经营的一切内容以公司唯一官方网站发布为准。
任何私自以我司名义恶意中伤、散布虚假信息的行为,公司将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炸鸡失宠了吗?(万元门店炸鸡新京报经营不善)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正新鸡排微博截图

加盟问题受关注

根据正新鸡排网站和公开发布显示,1995年,陈传武创办温州市白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和代理速冻食品。
2000年,公司业务开始转型,在温州开设了第一家正新休闲小吃店。
2004年,正新落户上海。
2008年,正新开出300家门店。
2012年,陈传武砍掉90%的品类,菜单仅剩爆款鸡排和几种热销肉串,并将品牌更名为“正新鸡排”。
2013年,正新鸡排放开加盟,推行“鸡排+烧烤”模式。
2014年,正新首个自有加工基地投产运营。
2017年7月10日,正新的门店数量正式突破1万家,达到10058家,并“向10万家门店新目标迈进”。

2019年,正新鸡排正式启动“森林计划”,并确定五年规划,提出全产业链、全部品类、全面合作等发展理念。
正新曾披露,截至2021年3月,正新鸡排门店突破2.5万家,其中1/3是直营。

在近期一些发布中提到,正新鸡排加盟商称“正新鸡排已经失去了品牌红利”,还有加盟商吐槽“加盟费用远远超过官网所示”“每三年就强制性装修,不交钱就只能退出”。

新京报在正新鸡排网站看到,加盟一家正新鸡排分为前期费用和后期费用,前期投入共6.32万元,包括加盟费3.5万元、保证金1万元、管理费1.32万元、设计费0.5万元。
后期投入为设备费2万-3万元、首批食材进货2万元左右,装修费用3万-5万元。
新京报注意到,在网站的“常见问题”一栏中提到,合同到期后“设备不退,按照公司要求装修好门店后可免费续签加盟合同”。

12月6日,新京报就加盟问题拨打了正新鸡排网站上以400开头的咨询电话,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赛道竞争加剧,品类日益遇冷

在消费者李先生的记忆中,与“鸡”相关的街头小吃大概出现在20年前,那时候席卷北京街头的是用纸袋装着、拿竹签扎着吃的“台湾盐酥鸡”。
“后来,正新鸡排、第1佳大鸡排开始出现,尤其是稍微偏远点的北京郊区、大学城,特别多,地铁口附近也有不少。
”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显示,正新鸡排的选址超过30%位于乡镇,其次为商场、学校、交通枢纽。
随着韩剧的热播,炸鸡被带火,与鸡排、炸鸡相关的餐饮细分赛道也日益火爆甚至拥挤。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炸鸡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预计在2024年达到4134亿元,年均增长率约10%。

但赛道的火爆也让品牌之间的竞争加剧,门店数量大幅增长,同品牌的门店开始瓜分有限的市场。

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转变和升级,以油炸为主的炸鸡、鸡排不再符合人们的健康理念。
有发布称,除了正新鸡排,曾经火爆的第1佳大鸡排目前也遇冷。

食安问题频发,“平替”抢走生意

在餐饮行业,不少品牌因开放加盟、门店数量增加而面临管理不善、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情况,正新鸡排也没有逃过这些问题。
去年8月18日,有网友曝光在一家正新鸡排店内,员工脚踩操作台剪脚趾甲。
今年11月,张家界永定区一家正新鸡排被拍到有3只老鼠在炸鸡排的油锅下出现,并在纸箱堆叠的锡纸盘上啃食食物残渣。

有观点认为,虽然“年轻人还是那一批年轻人”,但是随着餐饮、食品行业的产品、产能不断加强,鸡排的“替代品”也越来越多:炸串、卷饼甚至路边摊,都让鸡排逐渐丧失竞争力。
加上餐饮、食品行业的“内卷”,很多大品牌的打折、优惠频出,也让正新鸡排的竞争力显得越来越弱。
有网友说,“以前9块钱一份鸡排还送酸梅汁,现在13块钱什么也不送,还变难吃了。
”还有网友说,网上的半成品鸡排便宜得很,“可以说空气炸锅也抢走了正新鸡排不少生意。

新京报 王萍

编辑 王琳

校对 王心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