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9分的皮克斯新作其实是一部毒鸡汤

我们的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

不论我们插荨麻,种莴苣,栽下牛膝草还是拔起百里香,

不论是我们单独培育一种植物,

这部9分的皮克斯新作其实是一部毒鸡汤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或者把整个园圃种的花团锦簇,

一切荒废不治,或者辛勤耕耘,

都决定于我们的意志。

(莎士比亚 《奥赛罗》)

2001年,因为动画片的品质越来越高,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儿童甚至合家欢的文艺作品形式,而越来越深入的触及到我们生活和社会的深层思考和价值观。
以至于作为电影艺术的本身,与最优秀的真人电影作品都能做到品质不相伯仲,甚至成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项的有力竞争者,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不得不重新设立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才能把这些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臻于完美的作品安置在另外一个赛道上,免得威胁到那些传统真人电影的奖项评选........

虽然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项只是从2001年的74届奥斯卡奖开始,到2020年,累计起来不过19部作品,但是你会发现,从第一部的《怪物史莱克》开始,到《千与千寻》,到《料理鼠王》,《海底总动员》,《寻梦环游记》,这些在表面上轻松愉快的作品却绝大部分评价出奇的高,比如在豆瓣上,多数都在8.5乃至9分以上,甚至远高于同期的很多奥斯卡最佳真人电影作品......

大概,人还是习惯和更舒适于被更为抽象和异类的事物去挑战和触及灵魂,而不会感觉冒犯,但始终不习惯于面对和自己完全一样的种群,去承认缺点、失利,甚至为他们的成功和成长鼓掌吧。

毫无意外,今年Pixar的《心灵奇旅》(Soul)又是这样一部高分作品。

不同于过去的Pixar纯3D作品,这一次的《Soul》中,还特别应用了抽象派和印象派艺术的风格来描绘了“The Great Before”,一个专门塑造个性化灵魂的量子场。
现代3D动画写实的风格结合抽象派,及内容中穿插的爵士音乐要素和黑人文化背景,让整个作品竟然有种说不出的奇幻感,恰好完美匹配天国和灵魂国度的那种神秘气氛。

在这样特别的画面设定中,甚至有些瞬间,会给人感到宫崎骏的气质,实在是种相当不同的感受。

除了出色的艺术表现,当然少不了Pixar特别拿手的哲学和文化深度思考。
一如既往的,热爱生活,感恩,珍惜和成长的主题从来都是Pixar的拿手好戏。
这不,这次轮到我们的主人公:富有才华但人生一直缺少机会的爵士音乐家Joe,在一场事故后和桀骜不驯的灵魂22号在错误的肉体交换后,都彼此帮助对方找到了人生的火花(燃点自我快乐和人生价值的核心要素,也是人生前进的动力),从此意识到自我的价值和人生的美好,继续幸福和快乐的生活下去.......

哦,等一等.......这里面好像有点不对.......

- 简直一路过着miserable(悲剧般)生活的Joe ,好容易得到了一次和知名爵士演奏家Dorothea(多萝西娅)同台的机会,并且得到了对方对自己才华的认可,却因为太高兴掉进了路上的下水道口,基本丢了小命,这才体验了灵魂和肉体的分开。
(你觉得这是一种幸运的人生体验?)

- 在灵魂塑造场已经见识过几千年的人间世界万物,甚至历经几百个历史文化名人导师教导都“无可救药”,完全找不到“生命的火花”的灵魂22,竟然就因为在这样一个悲催的小人物Joe体会了小半天的日常普通生活,就会被这样感动,找到了“生命的真谛”,并且重新充满了生活的信心? You must be kidding,right?你这是在逗我吗???

Humm........其实R君向来很喜欢迪斯尼和Pixar作品,甚至对那些过于对仗工整的鸡汤型励志型乃至各种政治正确型作品,比如《风中奇缘》、《汽车总动员》、《冰雪奇缘》都容忍度很高。

但是这一次,在相当夸赞的视觉效果、风格和3D光影技术之外,《Soul》的故事实在是一碗其实太过美好,但毫不真实的鸡汤,并且,不客气一点说,这还是一碗过于政治正确,忽视现实的毒鸡汤........

所以,这鸡汤究竟毒在哪呢.......

逃避现实才是最大的毒害

《Soul》的核心主题大约有2个:

- 主人公Joe对生活态度的改变,正如电影中最后的台词:“我不知道我未来的生活道路会怎样,但我会珍惜每一分钟去活着。
(I'm going to live every minute of it)”

- 灵魂22号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学会了热爱生活,因为他找回了人生的目标(Find the purpose),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灵魂降落人间。

按本质算起来,前者算是过程导向,后者算是结果导向。

要承认,电影中整体铺垫的几个故事场景在表面上还是很自然和谐,比如:

- Joe 对学生Connie的引导;

- Joe和母亲就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态度上达成和解;

- Joe在理发店和Dez第一次彻底的交谈人生而不是仅仅爵士;

- Joe在地铁站被街头音乐家的歌声打动;

实际上,这里的Joe 中的灵魂都是22号精灵,Joe本体都是作为旁观者参与,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

这当然对Joe是好事,能让他感到自己的平凡生活中其实也有那么多美好,有一些成就,也有人在欣赏。
正如在酒吧的表演结束后,他和Dorothea那段关于“鱼,水和海洋”的对话,大意就是你所需要找寻的生活、价值和快乐,其实本来就在你的身边,只是你自己没有去体会和意识到。

然而,生活的美好就算意识到了,懂得欣赏了,人生就能成功圆满快乐么?

Joe不是一个没有才华的人,他也打心眼里喜欢爵士,并且有足够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但是命运并没有给他太好的青睐。
说得不好听一点,好容易他人生最大的机遇来了,却又因为过于兴奋没有好好看路,连命都送了。
(其实Joe事实上是死了,否则便不会出现灵魂的这种旅程。
只不过是电影艺术需要,才让他还在阴阳界之间来了这么一场奇遇)

如果是现实生活,即使Joe在这场事故中没有死亡,他大概率也应该是身受重伤,就算灵魂意识能恢复,也不可能当天还能这么以良好的状态去维持这场演出,所以横竖他难得得到的这个机会其实就是失去了,这才是残酷的现实世界.......

的确,很多电影都是刻意编的故事,但是毕竟《Soul》是个主线追求现实的故事,并且一切都参照着现实发生,如果回避冷酷的现实,单虚构美好的幻象,那真的就是提供“false hope”(不存在的希望),就是我们所谓的“毒鸡汤”了,看似美好,但根本不可能实现。

现实是你光热爱一项事物是不够的,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天赋,也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还需要一定的运气,才能真正走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境地。
实际上,许多艺术和体育界的大师级人物,都在他们小时候经历过极其痛苦被迫学习和练习的阶段,甚至在很多阶段都曾不止一次动过放弃的念头。
能最终真正坚持下来,并且成就斐然的从来都是凤毛麟角。

就此而言,《Soul》实在是把人生太轻描淡写了。
云淡风轻或者自我陶醉,其实从来都不可能是美好人生和成功事业及未来的起点。
如果真的像电影结尾中那样,Joe每天走出去,都要想着怎么和理发师聊人生,怎么去感受路边的音乐家的创造,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偏执狂般的热爱和只关注自己要的事业,那大概率他的爵士梦可能永远都只能停留在一个低层级的成就水平。

如果真的这样,那你一口爽快干了的这碗鸡汤,只让你学会享受生活,却很可能付出的是一生难以成事的代价。
你觉得还值得吗?

没有结果的旅程真的有意义吗?

谈完了Joe,再来谈谈22号精灵。

这个修女特蕾莎、林肯、甘地、哥白尼都搞不定的角色,就这样被一个兼职音乐老师出身的Joe所感动,实在是有点天方夜谭.......

在量子个性场,导师的存在就是为了让精灵们能具备完整的个性,其中也包括激发他们对自我的认知的完整性和人生目标的获取。

其实在整部《Soul》的电影中,反复都在强调生活的均衡性和对工作之外的其他事物的欣赏和融合,并且不止一次给了明显的反面案例,让对职业充满执念的人变成“lost soul”(失去人生目标和快乐的痛苦灵魂)。

其实R君倒很想问,如果不是当初乔布斯和Pixar的创始团队那么执着的坚守自己的梦想,靠嘻嘻哈哈快快乐乐的享受生活,Pixar团队还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这么出色的作品么?

有人也许会说,“生命的火花”代表的应该是人生中最好的驱动和激励元素,比如你需要热爱音乐也才能变成音乐家,你热衷于技术才能变成一个发明家......这当然没错。
可是,怎么来过几千次世界,被那么多著名导师带过都搞不定的精灵,到了Joe带去的人间,就因为一个Pizza,一片落叶,一根棒棒糖就心性大变了? 甚至精灵亲口说过,对音乐毫无感觉,却鬼使神差的突然变成爵士音乐的粉丝了?

最核心的问题是电影中反复问到的问题:“你有目标吗?” 而22号精灵也因为觉得自己没有目标,因为他籍以完整的“火花”被Joe认为是误打误撞,只是借用了他的身体才有的感受,并且那些所谓的“火花”也不过是一些特别平常的东西,是regular live。
而Joe最后回到量子世界,努力并且最终说动22号的,就是那些平常的东西其实就是真正的“生命火花”,是22号精灵亲身感受到的,这些都应该是他生命的意义........

虽然那段Joe努力在被吞噬后努力帮22号精灵回复的场景看起来很感人,但是真的很难经得起仔细的思考和推敲.......如果每个人感觉平凡就是人生的目的和一切动力的源泉,那胸无大志,随遇而安的大部分人早都事业有成,生活圆满了,还有谁需要去努力,去改变,去创造?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群人是秉承着那样的精神在世俗生活并且还能有所作为的,也许是真正的宗教信徒。
他们以拯救苍生和树立观念为己任,摒弃私欲,那这时候,每天在院子里打禅看一天的落叶,都是快乐和享受的,这不才是最吻合《Soul》推崇的生活景么?

所以,正如电影中理发师Dez所说的:他本来想做一个兽医,但是因为生活和经济所迫,为了给女儿治病,他只能选择变成了一个理发师。
当然他说自己现在很开心,因为可以和那么多不同的人聊天,并且因为他的服务,让大家都变成更好看,所以很有价值感。
好吧,这究竟是一种无奈后的妥协,还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如果真的把一切条件都安排好,让Dez从头再选择一次,你觉得他会选择理发师的职业还是会毅然选择自己一直想要的兽医职业?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因为旅途本身?还是最终你能达到怎样的高度和成就?也许1000个人有1000个答案,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文明,始终都是在成就和突破中在进步。
如果不是有那么多人在创造,在奋斗,在忍受过程中的那些孤独痛苦,也许我们至今还不过是生活在山洞中的一个物种而已.......

所以,即便承认《Soul》依然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电影,能非常完美的把故事、形式和核心结合成一部出色的作品,但是在R君的目光中,这个故事背后所要宣扬和表达的“鸡汤”精神是相当脱离现实的。
就此而言,《Soul》比Pixar过去的那些经典作品,比如《寻梦环游记》、《飞屋环游记》、《机器人瓦力》、《玩具总动员4》、《疯狂动物城》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人终究要在残酷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不能只活在虚幻和梦境中。
所以我们尊重一些哲理,但却不能完全照搬行事。

《Soul》:即便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依然改变不了是一部毒鸡汤的本质。

R君,2021年1月1日,于上海。

全文完,如果觉得还行,点个“赞”和“在看”支持一下吧!
谢谢啰!

财猫电影

兵无常势,水无定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