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记录下它的最后8小时(铁路列车这段旅客记录)

6月16日0时36分,金温铁路永康站。
K101次普速列车缓缓从这里驶出,汽笛悠远绵长。
随着信号灯关闭,调度室闸刀放下,灯火通明的永康站瞬间融入黑夜。
至此,运行25年的永康站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在这个特殊节点,永康市融媒体中心用镜头记录下了它的最后8小时。

15日16时,纪念

这段视频记录下它的最后8小时(铁路列车这段旅客记录)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昨日下午16时,来到永康站,站外四处贴着用A4纸打印的公告:自2021年6月16日0时30分起,永康站停办客运业务。

测温、刷***、安检……相比空荡荡的站前广场,大半个候车室坐满了人。
有些是乘车去远方出差,有些是乘车回老家,还有一些是为了纪念永康站运行的最后一天。

摄影家杨鸣放拿着手机在候车室不停地抓镜头:“1992年,奠基的时候,我就拍过照。
后来,1996年,金温铁路金缙段通车,我也过来拍过照。
一转眼,永康站要停用了。
我先过来踩点,等晚上最后一列列车到了,我再来记录这一历史时刻。

客运员王爱军告诉:纪念从12日就开始了。
这几天,每天有不少市民过来拍照留念。
有人特意买了车票,从永康坐到缙云或者坐到武义,路程虽短,但是就为了给这25年的记忆画上一个句号。
市民吴鹏举为了这一天,特意请了假。
6月15日6时15分,他从永康站乘车到丽水,晚上又乘车从丽水回到永康。

江山人王爱军从1998年加入金温铁路公司,2010年来到永康站。
在永康工作10多年,王爱军迎来送往,接过的列车已经数不清楚了。

当天,正好是王爱军值班接车。
问及为这天做了什么准备?王爱军表现得很坦然:“迎来送往习惯了,接好最后一趟车吧。

15日22时,不舍

15时22时整,此刻的永康站,灯火通明。
人们来到这里,与永康站道别,有摄影师、媒体,还有市民。
家住车站附近的杨女士特意赶来,在站台前合影留念。
她说,住在这里近10年,听惯了火车的鸣笛声。
以前总抱怨这声音恼人,但一想到接下来听不到这声音了,还真不习惯。

候车室里,最后一趟列车仅有4位旅客。
一位是广东的旅客,他还记得当初第一趟来永康坐的车次是K328/K325次。

还有两位旅客是特意买车票乘坐最后一趟列车去缙云的。
年轻的他们说,纯粹是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时刻。
大半夜了怎么回来?到时候看吧。
说走就走的旅行,正是得益于这四通八达的路网啊。

最后一位买了车票的旅客特意取了最后一列车的纸质报销车票,配上泡面火腿肠,一张很有年代感的照片就出现在了朋友圈。

16日0时,送别

16日0时36分,K101次客运列车穿破黑夜风尘仆仆地驶进永康站。
这列从北京驶来的普速列车,因为车次时间提前,代替K1395成为途经永康站的最后一趟列车。

旅客们的道别充满回忆和温情。
对于永康站的工作人员们来说,最好的告别就是站好最后一班岗。

虽然旅客仅有四位,王爱军始终不忘巡逻在站台,不断地提醒:“请所有旅客站在安全白线以内。

列车停稳后,陆陆续续下了不少旅客。
当得知这是永康站最后一趟列车,下车的旅客直呼幸运的同时,又马上拿起手机记录这一刻。

忙着记录的不只是旅客,还有每天经过于此的列车长、乘务员。
要不要拍一张?在的邀请下,王爱军和列车长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离王爱军的不远处,永康站副站长俞璐小心触摸着车厢。
这位感性的女人哽咽了。
为了迎接这一刻,永康站排练了许久,但最后更多的是猝不及防的情感释放。

2分钟后,列车准备出发。
王爱军和俞璐身体笔直地站在列车前,通过对讲机,示意列车可以出发。
伴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列车缓缓开动,王爱军和俞璐始终站立不动。
下午表现得很“坦然”的王爱军,忍不住挥了挥手。
当车尾开过身前,他又右转身继续目送列车。
直到K101驶过永康站牌,遁入黑夜中,王爱军才转身离开。

5分钟后,建站25年来从未灭过的信号灯熄灭了。
随后,“啪”的一声,随着调度室的电闸拉下,灯火通明的永康站瞬间融入黑夜,闪烁着红光的“永康”也突然熄灭。
至此,运行20多年的永康站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此刻开始停用。

临走前,王爱军和说了一句:“再见。

金温铁路永康站,在新老永康人眼里,它是一个充满故事的站点。
它是永康工匠走四方的致富之道,是莘莘学子外出求学的起点,也是思乡游子回乡的终点站,还是新永康人憧憬美好生活的始发站,小候鸟们与父母重聚的幸福站。

上下齐心协力 义务造铁路

“舍不得啊,永康站就这样关停了,但这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作为金温铁路永康站的第一任站长,也是当时铁路建设指挥部的常务指挥,方兆东见证了我市火车“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慢到快”的巨变。

1992年12月18日,这是方兆东记忆中的大日子,金温铁路终于破土动工。
因为这是永康的第一个火车站,奠基仪式那一天,市民对此十分好奇,现场人山人海,十分隆重。

那时候,建铁路条件艰苦,没有先进的机器,大多靠人力完成。
令方兆东印象最深刻的是全市人民义务劳动建造铁路的事。
为了早日通车,机关单位工作者全体参与义务劳动,群众们也一有空就来帮忙,有清路障的,有砍树的,有除草的,还有帮着担黄沙的。
“大家都不求报酬,只想出一份力。
”时隔20多年,方兆东仍被市民的热情所感动。

正是在这样的齐心协力下,1996年4月21日,金缙段(金华到缙云)在金温铁路全线率先完成,开通客车临时营运,第一列客运列车由缙云站启动驶向金华,永康站也同步投入使用,永康自此拥有了自己的铁路记忆。

“开通的那一天,沿线挤满了围观群众,大家争相来看火车,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方兆东至今还记得当时第一列列车的车次是K603/K604,每天一趟来回。
即便是短途火车,也有不少人会带着家人去体验。

1998年6月11日,金温铁路全线正式通车,永康站正式开通客运列车。
1999年,永康站路网再次扩大,武汉—温州、阜阳—温州等国铁线路的列车驶入,金温铁路也成了永康工匠走四方的“致富大道”。

“慢火车”拉出“甜日子”

自从金温铁路永康站16日停用消息发布后,不少市民在永康日报微信公众号、永康人微信公众号留言回忆自己与永康站的点点滴滴。

家住黄塘下村的李女士说,以前大伯去北京求学的时候,就是从永康站出发。
后来,大伯留在北京工作,我也从永康站坐火车去大伯家玩。
律师应女士也说,大学时期去温州上大学坐的绿皮火车,虽然慢,但是通向幸福。
没开通网络售票的时候,大学城的售票点每临近假期就会大排长龙。

永康站也是不少新永康人的记忆。
在永康办厂的江西人张先生告诉,他当时是和老乡来永康建金温铁路的,铁路建好后就留在了永康发展。
如今,生活过得越来越甜,谢谢,金温铁路永康站。

对于金温铁路永康站,今年49岁的胡敏有着最深厚的感情。
1997年入职金温铁路永康站的二十多年,她先后从事过检票、客运员、售票等工作。
她说, 在永康站感受到太多的感动:有学生外出求学时,母亲们的千叮万嘱;有新永康人初到永康,脸上的美好憧憬;有小候鸟来第二故乡找爸妈时,家长见到孩子的喜悦等。

如今,金温铁路永康站已画上了圆满的句点,这个留存着许多人回忆的地方见证了永城的发展。
这个句点不是结束,而是更好的开始……

金温铁路永康站小档案

金温铁路在永康境内有29公里,于1992年12月18日正式开工。

1993年3月24日,永康站站场开工。

1996年4月21日,金温铁路金缙段客车临时营运开通,永康站也同步投入使用,永康无铁路时代就此终结。

1998年6月11日,金温铁路全线正式通车,永康站正式开通客运列车。
8月10日,永康站货运中心营业楼竣工。

2000年4月,永康站开办货运业务。

2015年2月1日,途经永康站的绿皮火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021年6月16日,永康站停用。

网友回忆与永康站的故事

网友“我是农民”:2012年9月,我和爱人从成都坐火车到浙江打工,终点站就是永康站。
如今,在永康的企业工作已经快9年了。

网友“冻结”:记得1996年通车时自己才9岁,爸爸还带我去看火车,人生第一次见到火车。
一晃眼自己也当上了爸爸,永康站要退出了,真的好怀念。

网友“广”:当年刚建站,还带小儿特意去拍照,又带一家人坐车到金华再返回来,只为了感受一下家门口的火车。

网友“颜俊杰鞋业”:金温铁路永康站承载了永康人太多的回忆,助力永康经济发展,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城市日新月异,永康未来可期!
告别永康老火车站,期待新永康南站!

网友“神我”:我家曾住过永康站旁边15年,每天都伴随着哐当哐当的声音醒来,又伴随着到站,出发前的鸣笛声送走一波一波的旅客们,现在它真的说再见了,还是有点想念那时候的味道。

网友“胡译夫—霖”:当年上大学40多个小时的车程,曾经倒车才能到达。
后来直通了,买过坐票、卧铺票,甚至站票。
匆匆往返过7年,永康站台上的悲欢喜乐,犹在昨天。

网友“卡诺嘉表面”:终于还是停运了,可不可以改成专门的旅游列车呢?起码可以保留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
从金华到温州专门的旅游路线,让游客坐着火车看风景。

本文为钱江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