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自然、极简和独一无二的园艺产品,短短3年,草耳在全国园艺景观领域脱颖而出,成功占据了中高端市场。
01
![这家高端园艺店主打野性美一株植物能卖几千到数万元 范文模稿 这家高端园艺店主打野性美一株植物能卖几千到数万元 范文模稿](http://www.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9/20240921001331172684881128197.jpeg)
园艺世家出身的姐妹花
张小薇和妹妹张晓萍出身于福建泉州一个园艺世家,从她们的曾祖父开始,四代人都跟植物打交道。“我们的太爷爷是卖果苗的,爷爷做植物的扦插,爸爸做园林景观设计。爷爷创立了‘美景园艺’品牌,由我们大家族一起经营。”张小薇说。
张晓萍(左)和张小薇
一直以来,从事园林园艺工作都是比较辛苦的,张小薇的爸爸心疼两个女儿,不希望她俩接手家里的生意,但是大学毕业后,姐妹俩发现相比自己的专业,她们更喜欢园艺带给人的亲切感,以及从事园艺那种轻松自由的状态。
“对我们来说,每天触碰土壤,修枝剪叶并不累,而是一种乐趣。”而且姐妹俩希望突破传统的园艺经营模式,用更高的审美标准选品、设计,引导市场。用张小薇的话说,“到了我们这第四代,必须要再往前走一步。”
3年前,草耳园艺馆亮相。它位于泉州清源山脚下的花卉市场,占地两亩。白色大棚下,温暖的阳光中,生机勃勃的绿植盆栽搭配质朴的石头、几架,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装修和装饰。“植物唤醒空间”的Slogan、返璞归真的风格,让每一位到店的顾客印象深刻。
“草耳”是“茸”字的拆分,张小薇说,“茸”代表植物初生状态下,那种柔软的、毛茸茸的质感,总是让人感到放松和喜悦。
02
打造“野性美”的园艺产品
草耳的经营定位是,面向专业人群做中高端的植物设计。这个定位一是延续了家族积累的本地生意,二是做了园艺经营上的美学升级。
草耳是面向本地客户花园的景观公司,提供从设计到施工的一条龙服务,这部分业务占到总营业额的60%,其次是服务全国的室内设计师。“植物的景观陈列,是我们投入精力最大的板块,对我们的设计水准很有挑战性。”“室内设计师对植物的造型、植物的表情、叶片的气质要求都比较高,我们的产品跟他们的要求很契合。”张小薇说。
姐妹俩认为,当下植物产品的重要价值是“野性美”和“松弛感。”从小耳濡目染,让她们能快速捕捉植物产品的流行趋势。
草耳的植物不是在市场进货的,而是在农田和花圃、苗圃里选的。福建有很多大规模的花木基地,姐妹俩经常不辞辛苦,去基地选最有生命力、造型最奇特的植物。“野外生长的植物和大棚生长的植物表情是不同的,它们有一种野蛮的生命力,有自己的表情。在装饰空间时,它们可以独当一面,形成植物雕塑。看的植物多了,我们俩都能快速辨别出这类植物。”张小薇说。有些植物造型比较独特,即便“藏”在田里的边边角角不易被发现,姐妹俩也能慧眼独具,将它们“变废为宝”。
草耳的盆器很讲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找本地外贸厂家定制的氧化镁盆器;第二类是比利时怡棵花盆,比较适合商务场合的摆花;第三类是陶瓷盆器,是姐妹俩与景德镇的陶瓷工作室合作设计的。还有小部分盆器,是找当地陶瓷手艺人特别打造的。草耳的盆器颜色素雅,造型简约,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此外,使用品牌企业的优质土壤进行栽培,对养护时的光照和水分严格把控,也让草耳的植物盆栽更具品质感。
从前期选品到定制盆器,再到栽培养护和拍照宣传,草耳产品的成本相对更高,这也造就了它中高端的价格定位。一般卖给设计师的单品,价格多在几千元之间,也有大几万元一株的定制植物。少量面向消费者的零售产品,单株也多在500元以上。
03
用设计创意推广本土植物
短短两三年,草耳凭借独特的产品风格,在全国园艺专业领域内已经颇具知名度。“我们做完一些园艺景观工程后,会有同行过来问:这是不是你们的设计?风格很‘草耳’。”“有时候我去进货,一些花农听说我是福建草耳的,会开心地表示关注我们很久了,觉得植物到了我们手上,会‘发挥’得很好,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张小薇说。
张小薇曾经学过十几年的中国***中华花艺,并取得了教授资格。她师从中华花艺教授常定华。“我插花的时候,经常不拘一格,会受到同学的质疑,这时候常老师会说:让她自己发挥。这句话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张小薇说。她崇尚自由的天性受到保护,而插花的训练也让她在植物设计的器皿搭配、色彩搭配上得心应手。
对摄影的喜爱,让张小薇善于捕捉细节,用与常人不同的视角去看世界。“每一株植物都有不一样的美,这样的发现是一种乐趣。当在枯燥的工作中找到乐趣时,其实工作是很美好的。”张小薇说。
今年,张小薇把推广本土植物文化的理念融入设计中。比如她给一名整理师做植物搭配时是这样构思的:整理物件的过程,也是一个去除庞杂、梳理心灵的过程。在她小时候,奶奶会用榕树的根来制作成炊帚,清洗厨房的锅碗瓢盆。也会在腊月里的“筅尘日”用它清扫屋角梁上的灰尘蜘蛛网,清清爽爽过个年,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些被人们逐渐淡忘的植物用品,值得被唤醒。
于是,她用榕树根的造型,融入闽南文化语言设计了作品,作为重要的记录。
今年,张小薇和景德镇融白工作室联名开发专门为年宵设计的水仙花礼,也是别致清新,‘草耳’风十足。张小薇还记得小时候,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摆上一盆水仙花,花上扎一根红绳子,代表迎接传统佳节的到来。随着她长大,这些传统的植物文化和习俗似乎也被渐渐淡忘。这款水仙花礼的盆器以“洲”命名,可用于水培和土栽,也可用于插花。两颗雕刻好的水仙花球,希望唤起人们旧时对春节的记忆。
银色低调的芙蓉菊,在屋前、路边,一簇簇冒出来,是泉州人家家户户的守护花神;供奉神明的黄色佛手,寓意“福”到;而蟳蜅女头上戴的各种花饰,花材品种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些都是张小薇想要推广的闽南植物文化。
“植物唤醒空间”,人与植物之间,呼吸与共的关系,需要被唤醒了。
(本报霍丽洁撰稿)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