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架起供需桥梁 方便企业找到合法电焊工

——浙江杭州市用智慧化手段优化电气焊作业监管服务侧记

中国应急管理报 刘向伟

通讯员 单曹辉

浙江杭州架起供需桥梁 方便企业找到合法电焊工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打开微信搜索‘民匠有约’,点击小程序,再登录注册,你就可以在线接单了!
”7月1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国通培训中心,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正在向刚刚通过焊工考核的吴先生介绍“民匠有约”劳务平台。

2023年以来,杭州市在浙江省深入开展电气焊安全服务监管“一件事”改革的基础上,探索创新研发电气焊劳务服务平台,开发完成了“民匠有约”劳务平台系统,实现电气焊作业智慧化管理,全面提升电气焊作业全链条监管能力。

搭建桥梁解难题

“以前,在执法检查时,遇到无证电焊的行为,我们在处罚的同时都会告诉企业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但面对企业提出的怎么能找到合格的临时电焊工的问题,我们却答不上来。
没有这样的供需桥梁,即使完成了执法处罚,还是没办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无证电焊工是有生存空间的。
”杭州市应急管理局的一名执法人员告诉。

杭州市应急管理局在电气焊“一件事”改革试点建设工作中,将“电气焊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问题列入基层网格员、监管员、乡镇协管员等日常检查必查项,加大对镇街有关的维修安装店和流动电气焊作业执法覆盖面。
但是,不能帮助企业解决临时性电焊用工需求,电气焊的日常监管效果会大打折扣。
这一直是困扰基层监管人员的问题。

钱塘区应急管理局先行先试,开发“民匠有约”劳务平台,消除作业劳务和招聘难的痛点,确保特种作业持证人员合法合规作业。

钱塘区的“民匠有约”劳务平台结合用工企业需求精准匹配人员服务,完善企业用户认证、签约等9大功能和个人用户派发、考勤等16大功能,解决企业发单、个人接单、完成工作任务核对、劳务薪酬结算、作业意外保险等流程衔接问题,搭建企业与特种作业人员双方供需桥梁。

据了解,该平台通过任务接发单,可实现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
平台通过证件验真授权、电子签约、考勤管理、考核管理、保险保障等一系列管理及风控措施,降低了企业用工风险,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安全生产保障,让企业从主观上产生合法合规用工的内在驱动力。

钱塘区应急管理部门在对企业进行监管服务时,尽量引导企业工作人员注册“民匠有约”平台。
“对于无证人员注册的情况,平台会根据学员位置就近推荐特种作业培训机构,引导其参加线上+线下培训,并及时提醒其培训取证;而有证人员通过持证核验后,便可以就近接单。
”钱塘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整个任务流程包括订单接收、现场确认、消防安全、防范措施、人员筛选、考勤打卡、离场告知、任务量核对、申诉环节、任务完成确认终结等环节,形成完整的可追溯的劳务服务链。

政企协同固根基

“我们通过平台‘驾驶舱’功能,可以一目了然快捷浏览企业注册、登录、特种作业人员审核、劳务发单、接单等情况。
”杭州市拱墅区石桥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人员打开电脑端的“民匠有约”劳务平台介绍道。

“民匠有约”平台增设政府监管账号,全流程动态监管,实现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从应急“管理”到应急“防治”的转变。
通过该平台,可精确查看各地的用户、入驻企业、任务收发、培训报名等数据,同时可在线上全过程监管特种作业人员的作业流程。

为稳步推进“民匠有约”劳务平台系统开发使用,杭州市应急管理局以杭州10家焊工特种作业培训考试机构为试点,鼓励在考试点通过培训考核的焊工先行先用。
在此基础上,再向更多的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延伸普及,逐步扩大到杭州全市各区县都能共享使用。

“我们通过数字化工具,突出生产和劳务实用性,解决‘流动焊’等安全监管难题,搭建企业与特种作业人员供需双方的桥梁,提供成为‘政府的助手、企业的管家、员工的工具’。
”钱塘区“民匠有约”劳务平台系统开发负责人陈志强表示。

多元拓展促监管

6月24日,拱墅区应急管理局联合杭州大运河数智未来城管委会举办电气焊专项整治推进会暨“民匠有约”劳务平台推介会,解决特种作业劳务用工、安全生产监管等问题。
现场邀请了辖区街道、社区两级安全监管人员共160余人参加。

“现在有了‘民匠有约’这样的特种作业劳务平台,既解决了企业电气焊临时用工的难题,又进一步压缩了流动无证电气焊作业的生存空间。
”拱墅区石桥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人员韩超向说。

自6月中旬起,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市电气焊安全监管专项执法行动,坚决打击电气焊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电气焊作业引发事故多发态势。
其中,全面推广“民匠有约”平台,不断提升流动电气焊的安全监管水平是本轮专项整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民匠有约”劳务平台新增电子围栏、任务精准匹配、***实时交互等功能。
同时,该平台已不限于电气焊行业的劳务服务和培训,还涵盖了电工、高处作业等其他特种作业劳务的发包与接单、特种作业人员的招聘与培训、作业过程的在线监管以及作业完成度的结算等多个核心环节,通过行业服务机构或服务商的入驻和加入,致力于打造特种行业服务发展新生态。

截至7月1日,该平台累计用户注册22994人,其中特种作业人员实名制认证13154人;邀约入驻企业1279家;累计发布作业任务3523人次,累计接收任务3453人次,其中企业完全自主发单占比达到约42%。

“现在平台还有诸多功能待完善,如特种作业证件真伪的智能化辨别、特种作业操作过程精细化监管、如何吸纳更多企业和操作人员使用等问题……我们正逐步完善。
”陈志强表示。

接下来,杭州市将打造开发“民匠有约”配套服务系统,针对街道社区、居民商户偶发性、临时性特种作业需求实现快速响应;同时加强政企协同,通过对企业需求、地点定位、作业环境等要素的精准分析,实现政府对特种作业的精细化监管。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2024年7月19日第三版)

编辑:刘蔷薇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