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让,1990年进入公司参加工作,专门解决公交车“疑难杂症”,多项技术填补维修史上的空白,被工友们称之维修“专家”。
今年48岁的老李,从事公交维修工作已经31年。因为学历不是很高,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所以刚开始面对复杂的维修难题时,感觉很“无助”,但凭借不服输的劲,他横下决心,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
“不怕脏、不怕累、勤学好问、刻苦学习”对他是最好的形容词。每次故障车辆到来,他都是最先赶到,趴在车底,仔细研究“病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自己去翻书找故障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虚心请教老师傅,并且认真做好记录,积累了很多维修经验。31年来,他掌握了公交核心维修技术,并成长为一名维修电工专家,老李靠着这股韧劲,很快成为汽车修理公司的主干力量。

老李说:“我们维修电工班,有很多‘小修’工作,还有非常重要的车辆抢修工作。”说到车辆抢修,老李很感慨,因为车辆半路抛锚现象很常见,不管天色多晚,天气寒冷还是酷暑,他们电工班都要克服困难坚持到一线进行抢修,保证车辆安全运营。如此辛苦的工作,电工班的7名同志却从未言累、从不怕苦,无私奉献,默默坚守。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老李带领工作室成员摸索创新抢修模式,在公交车辆上加装工作操作台、车尾部安装车尾拖钩、改装打气泵固定在车辆上,放置工具箱,真可谓称得上是一位“发明家”。
公交车厢操作台
公交车厢工具箱
近期,老李还独自拆卸了6.6米的纯电动公交车电机,这一举动不仅节省了资金,更是节约了修复时间,避免电机大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7000多元,大幅提高了电机修复效率。汽车修理公司厂长张继忠说:“老李真是打破了公司维修史上的记录,公交车厂家再三叮嘱不让自行拆卸电机,出现故障要返厂维修,而老李却敢自行拆卸,并且还能原封不动装好,他这种钻研劲不得不让人佩服。前几日老李在去石家庄学习时,无意间看了一眼电机模型,回厂后,面对出现故障的电机,他决定尝试自行拆卸维修,最终还修复好了,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赞扬。”
问起老李首次维修电机之事时,他笑着说:“当看到电机被自己拆的七零八落时,心中也没有把握修好。面对这种情况,一股脑的投入研究,经过模拟实验数十次,最后还真的成功了!”
电工班唯一的一位女同志王琦对老李很是崇拜:“我在李师傅这学到了很多维修技能,上班两年来,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可以独立完成线路维修,真的很感谢李师傅。李师傅为了我们能够学得更快,提升维修技能,专门打印了近几年的公交车电路图,让我们看图修车,提升了维修效率。”
像老李这样有责任心、有钻研劲头的公交职工很多,发挥了岗位带头人作用,当前集团公司注重干部职工的能力提升工作,积极培养在工作岗位上的业务骨干,以老带新,做好业务指导和培养,力争使每一名职工都成为“业务通”、“技术精”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