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此芳香这五本植物书美到犯规

关于端午的记忆,基本上大家都会联想到粽子和赛龙舟。
除了味蕾和听觉的记忆,你是否想起那些独属于端午的气息?菖蒲、艾草、雄黄酒、装满各种香辛料的香囊……

那些草木植物同样是端午的一部分。
它们既能用于食补,又能观赏怡情。
而在书籍设计中,草木元素也是设计师关注的重点。
这份“植草芳香书单”就向大家展示了书籍设计师们如何将一颗“草木之心”移植到书中。

植此芳香这五本植物书美到犯规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1

《食物本草》

书籍封面

明代中医大家卢和、汪颖等著的本草专著《食物本草》和《本草纲目》一同被誉为中华中医学文化宝库中两颗最璀璨的明珠。
此书共有四卷,介绍了近400种古代常见的食材药用及保健价值。
由于它本是专门为皇帝养生准备的书,所以此书由明代书法者和宫廷画师手写书法文字,以及绘制精美的彩色丹青插图,使其成为一部内容丰富且严谨的“皇家养生指南”!
一套四本
本书保留了明朝藏书中一文一图对照的书法绘画形式,含有近500幅工笔手绘彩图,承袭两宋书院院体之风,工笔重彩,形象逼真,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书法文字为隽秀挺拔、清新典雅的赵体字,外加朱丝栏框,尽显古雅。
在装帧上,书籍沿用筒纸页古线装书的形式,使用绵纸、彩绫、宋锦等天然材料,手工装裱制作,再现原本风貌,充分展示宫廷内府之书的皇家风采。
不愧是获得了2013年度美国印制大奖班尼金奖的图书啊!

细节尽显美感

02

《全图本茶经》

书籍封面

“茶圣”陆羽的名号,在国内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而《茶经》正是由陆羽所著,这也是世界首部茶专业巨著。
今天

书中内页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函套采用带有稻草的特度江户纱絮裱糊,封面则选用与茶叶触感接近的装帧布,烫印了茶叶漂浮于水中的图形,又看似利刃,如同一幅抽象画,引读者遐想。

书籍函套体现了设计师的巧思

03

《历代名人咏树》

书籍封面

《历代名人咏树》因为独特的设计,在2016年,狂揽“中国最美的书”“日本字体设计协会最佳作品奖”“***金点设计奖”三项大奖。
这是一本树文化诗歌合集,包含五百首文人咏赞树木的诗歌,设计上也以“树”为灵感,采用原木色作为书合套的颜色。
书本上有深浅不一、凹凸无序的粗糙纹理,书口的拉毛处理,仿古木形态。
封面上也有两处镂空,其中之一贯通整本,于内页中呈现在页码处。
两处开孔,圈圈重叠,意为树之年轮。

书本合套设计得像树干一般
全书根据树种归类,分八十七个章节,每章绘制树种插画,书中树名字体取自小篆并根据树形加以变换,名之曰“树篆体”。
即根据每一种树的特征形状,结合圆劲均匀中国小篆。
内页正文诗歌采用竖式排版,与古籍相仿,注释部分则采用横排,其字距行距处理有别,加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本书外观和质感雅致得体,使人阅读之间仿佛置身于吉木荫凉之下。

仿年轮设计

书中内页

04

《芳华修远》

书籍封面

荣获2017年“中国最美的书”大奖的《芳华修远》是中国内地首次举办的、规格最高的国际性植物艺术画展中作品的精选辑录。
这次植物艺术画展由被誉为植物科学界的“奥林匹克”,且超过百年历史的国际植物学大会(IBC)举办。
本书分为两部分:“芳华”精选了植物艺术画展中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共计92位植物画家的195幅精美画作,并附以画家小传及创作小记;“修远”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1000多年以来,东西方植物图谱从本草到艺术的发展交流简史。
书中精选了从中国第一代画师冯澄如,到中国四代科学植物画画师,共27位画师的57幅作品。
以及来自国外的植物艺术家,如日本植物艺术画家石川美枝子等30位艺术家的50幅精彩画作。
复古米色的纸张,呈现古代画师的旧作;当代作品则用光滑洁白的纸张印制。
书中内页

05

《嘉卉:中国百年植物科学画》

书籍封面

《嘉卉:中国百年植物科学画》系统梳理了中国植物科学画的百年历史。
书中甄选了中国5代植物科学画师的680余幅精品,涉及860余种代表性植物,收录珍贵文献图片480余幅。
作品类型包括白描、水彩、工笔重彩等多种形式。

黄色牛皮纸书盒,包裹通体着绿的书籍本体,象征“草木之心”。
封面的烫金星点与压印暗纹形成汉字“卉”的抽象叠合,则绵延了星罗密布的植物脉络。
书封摸上去,就像毛茸茸的草地,似乎还能嗅到青草的芳香。

书中内页

它们有的收录植物科学艺术画,有的记录古代食物本草、茶文化,还有的咏赞树木等。
这个假期,一起在优美的植物世界中畅游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