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 绿植达人杜子美

文人们与树有着绵延千年的故事,杜甫更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若要论及浣花溪畔的绿化改造,一切还得从杜甫说起。

今天是植树节,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一起来认识作为绿植达人的杜甫吧。

乾元二年(759),杜甫历经一路艰辛,终于在岁末踏上了成都的土地,在与蜀地的初逢里,杜甫第一印象是“翳翳桑榆日”“季冬树木苍”。

植树节  绿植达人杜子美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随着春天的到来,杜甫选定了自己的安居之所——“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选址虽然定下了,但显然我们的诗圣对新家还有着更高的颜值要求,很快便在浣花溪畔开始了自己的绿化改造,并先后写下《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诣徐卿觅果栽》《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等诗“众筹”绿植。

杜甫首先选择的便是桃树,为此特意向县令萧实客客气气讨要一百株桃秧,请求他在立春之前可以送来浣花溪。

在等桃树苗的期间,杜甫也一点儿闲不下来,四处考察,寻来了松树和桤木后,转头又找到了果园坊主徐卿的家里讨要些能开花的果树,在杜甫对未来生活的畅想里,草堂早已有了更缤纷可爱的色彩。

到暮春时节,草堂初成,秧苗们虽还需时日生长,但草堂的大环境已经有了理想中的样子。

这里有成荫的白茅和翠绿的竹子,加上浣花溪畔的乌鸟与飞燕,好一番惬意的田园生活。

到夏季时,榉柳柔软的枝条迎风飘动,“众筹”来的枇杷树满树果实飘香,杜甫便在这清幽又不失可爱的新家生活到了公元762年。

杜甫种树种得豪气万丈,觅桃栽时开口就是一百根,觅松栽时盘算的就是千年意,觅桤木栽时期盼三年就要荫十亩,觅果栽时“不问绿李与黄梅”,觅绵竹时要的就是苍翠波涛……

而相处越久,杜甫对陪伴的植物们喜爱也越浓。

新笋冒尖,他写“笋根雉子无人见”,桑枝吐叶,他写“舍西柔桑叶可拈”,桃树被风吹折几枝,心疼得他忍不住嘟哝“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天,暂离成都的杜甫再次回到浣花草堂。

经过近三年的生长,当初的桃秧已经枝繁叶茂,花开灼灼。
除了桃树,更令杜甫挂念的是当初亲手种下的那四株松树。

松树历经摧折而挺拔不倒的精神令杜甫感念,加之是自己悉心栽培,故而总是更念念不忘。

当他流离在梓州时,还挂念着这四棵小松,在《寄题江外草堂》里就写道:“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

无论杜甫在草堂还是离开草堂到外地,草堂的竹树花草,都像亲人像朋友一样永远装在他温暖的胸怀中。

这份对草木的深情在经历千年后,依然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沿存。
作为西蜀园林的代表,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杜甫草堂又将如何演绎这份对草木的深情呢?敬请期待。

更多成都市文旅热点请关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