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热害症状与发生条件

植物热害的症状

植物遭受热害后,会相继出现各种生理症状。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叶片 受热害的叶片首先出现水渍状烫伤斑点,受伤处逐步变成灰褐色,组织发生坏死。
叶片发黄,很快形成离层,发生异常生理落叶。

植物热害症状与发生条件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芽 植物芽受到热害后,首先表现出芽鳞片灼焦,分生组织变褐,然后死亡。
最后丧失萌芽抽枝或膨大开花的能力。

3.花 植物花朵在高温胁迫下,轻者花瓣和花药枯萎失水,造成雄性不育,重者子房萎缩,柱头枯焦,失去正常受精的能力,使花序和子房异常脱落,直接影响座果率。

4.果实 葡萄、柑桔、苹果、梨、桃、番茄、茄子、辣椒等植物幼小的果实,遇高温强日照天气时,向阳面常发生局部灼伤的斑块。
以后在灼伤处与健康处之间形成木栓状僵 块。
严重时,使整个果实成为僵果,甚至死亡或提早发生生理脱落,失去经济价值。

5.树干 树干一般在西南面最易受到高温日灼,发生龟裂,可以深达韧皮部。
一般情况下,柿树、柑桔树干多为纵裂,桃树和梨树则为横裂。
值得注意的是,树干发生日灼开裂时,形成层并非首先死亡,而是内外表皮受到日灼损伤,再向内部扩展,最后造成韧皮部偏心生长。
严重时,出现明显的年轮偏心生长现象,刮大风时易使受伤的树枝折断而影响经济栽培寿命。

6.根系 植物根系以须根较易受高温逆境的影响,其中,又以吸收根对热害最为敏感。
受到高温胁迫后,因土壤温度过高而烫伤根系,使吸收根萎缩,丧失在土壤中延伸和吸收水分及养分的功能,颜色由乳白色变成褐色,组织腐朽而坏死。
最终影响植株生长与发育。

植物热害的发生条件

1.发生时期 植物热害主要在生长季节中发生,以夏季最为频繁。
例如,果树日灼病多半发生于7—8月盛夏高温期间。
但在春、秋季节遇上干热风和强日照天气时也很容易造成短期的高温逆境。
对植物产生较大的伤害。
有些树干冬季也会因昼夜温差过大而发生日灼病,这些情况在农业生产管理上都不可忽视。

果树日灼发生时期也有夏秋季和冬春季之分。
前者多发生于丘陵山地。
由于夏秋季节日照充足,温度剧烈上升,这些地区往往出现伏秋旱,水分供应不足,树体蒸腾作用减 弱,致使难以调节植株体温,造成树干皮层或果实表面局部温度过高而灼伤,严重引起受伤表皮组织死亡。
在沙滩地上新栽的苹果、梨、板栗等果树,常出现靠地面的根颈部分被高温灼伤而死亡。
果实日灼主要发生于向阳面叶片稀少的树冠外围。
先在果实向阳侧发生斑块水烫状,然后逐渐扩大干枯,葡萄、柑桔、苹果、菠萝等果实较易发生。

果树冬春日烧多发生于寒冷地区的大树主干或大骨架枝分叉处的向阳面。
主要由于当时晴天白昼太阳照射树干使温度过分升高,使冻结的树干皮层细胞解冻,到了夜间,温度又骤然下降,皮层细胞再度冻结。
这种冻融交替作用使皮层细胞受破坏而造成枝干开裂。
所 以受害部位多在树干向阳面。
轻者树皮横裂成斑块状,严重时韧皮部与木质部脱离,急烈受害时,树皮凹陷,后使日灼部位干枯,裂开或脱落,甚至使树干死亡。

2.天气条件 天气因素是诱发植物热害的直接诱因。
通常在强日照、高温、于早、盛 行干热风的天气条件下,最易发生热害。
其中,日照又是最主要的诱因,因为光的热辐射直接起加温作用,同时,强烈的光照条件引起大气环境和于热等现象。
因此,适度遮荫, 减少太阳直接辐射,可以较有效地减轻热害。

3.土壤条件 植物热害往往还与土壤条件有关。
尤以土壤质地和含水量最为重要。
在相同的大气环境条件下,以沙土地最易发生热害,其次是壤土,粘土发生热害的几率最少,其主要与土壤的孔隙度和导热性能有关。
此外,在土层较浅、向阳(尤其是 西南方向)的斜坡丘陵岗地或山地上最容易发生热害。
有些地方地下水位太高,植物扎根很浅,遇到干热天气时也十分容易遭受热害。

4.植物本身因素 同一种植物,生长势较强,体内含水量较低,束缚水比例高时不容易发生热害。
幼苗比大树易受高温的影响。

在栽培果树中,同样的立地环境下以桃树较易发生日灼,苹果树次之,树皮较厚,木栓层发达的柿树和葡萄树等不易发生日灼;同一树冠中,以树冠向阳面受到直射光照较长时间照射的大枝或短截枝、及纤弱枝最易发生日灼。
栽培管理不良,受病虫危害或刮皮过重的树也易发生日灼。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