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流市概况(铜鼓已有境内出土陶瓷)

境内已探明的高岭土地质储量1亿吨左右,露出地表的石灰石地质储量15亿吨左右,露出地表的粘土(水泥用)地质储量1亿立方米左右,为北流陶瓷、水泥工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条件。

1994年4月18日,撤县设市,由玉林市代管。
辖2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78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136万人,绝大部分为汉族,少数民族仅占0.92%。

北流历史悠久,设县已有1400多年,因境内圭江自南向北流而得名。
改革开放以来,北流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广西十强县(市)前列。
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与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

中国北流市概况(铜鼓已有境内出土陶瓷)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北流市是广西第二大侨乡,原籍北流的港、澳、台同胞和 海外侨胞30多万人,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流以中国日用陶瓷之都、中国荔枝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水稻高产之乡、世界铜鼓王的故乡而闻名。

历史文化

北流市

北流历史悠久,设县已有1400多年,因境内圭江向北流而得名。
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是世界铜鼓王的故乡。

明代进士李宏曾任四川道监察史10年,清代中进士13人,其中阙邦觐19岁中进士点翰林,被誉为“北流神童”;新进士李绍昉宝和殿复试获一等一名,授职翰林院编修,担任国史编纂,其才思敏捷,学问渊博,时人誉为“才压三江”。
现代北流籍的著名专家、学者有国学巨擘陈柱、有机化学家凌育宸、画家马达、铁道工程专家冯介、教育家兼诗人冯振、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陈一百、光学家顾去吾、水电专家窦音桂、音乐家何名忠等。
北流还是一代名将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红八军军长俞作豫的故乡,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

行政区划

北流历史悠久,南朝齐永明六年(488年)置北流郡,以境内圭江流向而得名。
南朝梁(502—557)置北流县,为北流行政建置之始。
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北流县、普宁县(今容县)设置铜州,贞观六年(627年)更名容州,治所在北流长达百余年。
历元、明、清、民国,至今县行政建置已有1400多年历史。

1994年4月18日,北流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2000年,北流市辖23个镇:北流镇、新荣镇、民安镇、山围镇、民乐镇、西埌镇、新圩镇、大里镇、塘岸镇、清水口镇、隆盛镇、大坡外镇、六麻镇、新丰镇、沙垌镇、平政镇、扶新镇、白马镇、大伦镇、六靖镇、石窝镇、华东镇、清湾镇。

2005年,撤销华东镇,整建制并入石窝镇,石窝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地理

北流市

地理位置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与广东省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接壤。

气候 北流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地形 北流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山脉北部有大容山其主峰梅花岭海拔1275.6米,为桂东南最高点。

土壤 市境内山地主要为砖红性红壤。
耕地中水田以潴育性水稻土居多。

河流 主要河流有16条,分属珠江、南流江和淦江水系,最大河流为圭江,全长121.6公里。

面积人口

目前市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
绝大部分为汉族,少数民族仅占0.92%。
原籍北流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30多万人,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广西第二大侨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049035人,其中各镇人口(人):北流镇160538; 新荣镇31453 ;民安镇32303;山围镇28678;民乐镇56621;西埌镇47118;新圩镇58767;大里镇41244;塘岸镇43851;清水口镇38028;隆盛镇65092;大坡外镇37596;六麻镇65760;新丰镇39717;沙垌镇24619;平政镇55432;白马镇32888;大伦镇26106;扶新镇18661;六靖镇60029;石窝镇37453;华东镇11317;清湾镇35764。

北流荣誉名片

折叠

世界铜鼓王之乡

被称为“世界铜鼓王”的铜鼓,出土于北流六靖水冲庵铜鼓,面经165厘米世界最大的铜鼓北流铜鼓王出土于北流六靖,残重300多公斤,堪称“世界之最”。
而这个“铜鼓王”便是铜石岭的产品。
“铜鼓王”的出土有着传奇般的经历。
清代北流石科乡有个农民,上山砍柴草,把扁担竖着往地上拼命一捅,但闻土中发出异样的声响,扁担也捅不下去了。
于是拨开泥土,赫然出现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铜鼓,村民还以为是神器,便计划抬到附近的六靖圩冼太庙来供奉。
谁料抬到水冲庵时,绳索突然绷断,甚是奇哉!
最后索性向庵中菩萨站普,决定留在水冲庵,大概是抬铜鼓的乡民略施小计,要铜鼓留在自己乡里吧。
于是每年冬天,各地村民都在水冲庵举行祭鼓祈神,敲起铜鼓,山鸣谷应,响彻云霄,乡民从四面八方云集敬神。
这个“铜鼓王”现在展览于广西博物馆,两次赴京展出,见者叹为观止,为广西赢得了声誉,更让北流人骄傲!

折叠

中国陶瓷名城

北流被誉为“中国日用陶瓷之都”制造陶瓷已有两千年之久。
2011年8月31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专家组同意授予北流市“中国陶瓷名城”称号。
北流陶瓷,最早起源于夏商,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岭南一带便出现原始陶器是不成问题。
北流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新圩“六马村石器文化”,除石铲、石斧等器物,却没有陶制品。
夏朝至商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出现萌芽,地处南方僻壤的北流河流域,出现了私有制陶作坊,但北流境内没有当时器物出土。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试这类陶器,发现氧化铝的含量较高,在较高的温度中烧成,具备了某些原始瓷的性能。
在北流境内,已有这类陶器出土,现藏市博物馆的一件“米字纹陶罐”,口径22.8厘米,高28.3厘米,足径16.3厘米,惜口沿边缺一小口,有裂痕。
便是当时的器物,也是目前为止北流发现最早的陶器制品。
由此可断定出,印纹陶在当时的北流是普遍存在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